标签: <span>理性</span>

文即理

之前提到理科,这里不妨再关于“文”、“理”多说两句。 文理相分是一个现实情况,我不想去清除理论与文学的现实差别,不过我想提示一点:所谓的“文”——文学、文字、文化、人文之文;与所谓的“理”——数理、理论、理想、道理之理,在某些根源处其实是相通的,甚至本是一体的。 现在的学科划分是:文科/理工科,仿佛理科与工科更为接近,亲密无间。这便造成了某些误会——人们所想象的“理”的特质风格,其实本是“工”的, …

胡说“感觉”

改写“存在就是被感知”——“此在就是感觉”。人自始自终就是感觉的会聚。感觉(感官、知觉)本质上并没有“内”、“外”之分,相反“内外”之分正如“冷热”、“明暗”、“高低”、“强弱”等等,是由感觉而来的分辨。不过特别的是,“内外”之分来自于“对感觉的感觉”,亦即“自觉”,这种能力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特有的,至少也是人类所特长的。 人类的特长的具体表现常常被指为理性或技术。大致说来,理性实在就是感觉“向内” …

试论叔本华的理性主义精神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篇的题注引用了卢梭的话:“跳出童年时代吧,朋友,觉醒吧!”叔本华借这一句话想要表达什么呢?我们不妨再对照看叔本华后期写的一段寓言: “一位母亲怀着教育、培养孩子心灵的希望,让他们阅读伊索寓言;但是,他们很快就把书送回来了,那个年龄最大的早慧的孩子说:这不是我们读的书;它太幼稚、太愚蠢了,你无法让我们相信狐狸与狼会说话,我们再也不读这种书了! 从这些有希望的年轻人身上,你 …

只言片语第四集

l 所谓理论与实践的冲突,理想与实践的矛盾之类,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化解的对立。不过却不能简单地把这些对立等同于说哲学与生活的不可调和之对立,这不是一回事。本来,冲突、矛盾或对立这些问题本身,这些看法本身,就是个哲学问题。哲学渗透于生活,没有一丁点儿“哲学”的生活将不是人的生活。 l 前一段似乎是在《魔鬼经济学》中看到的一个案例,最近偶尔想起,还是很有意思的。大致是说在美国一家幼儿园的统计,说原先家长 …

“棋戏”与理性的多元主义

之前写技术哲学的论文太过仓促——星期二凌晨才决定从海德格尔换成芬伯格,星期二到星期三看一天书,星期四早上6点才把论文写完……其实许多地方还可以多展开一些。 关于多元理性的问题,芬伯格举的例子是非常好的—— 论文中我写到:在这里,芬伯格同意历史主义和社会建构论的意见,认为不只是理性信念的内容,而且理性的原则和形式本身也是历史的和文化多元的。为了说明不同的文化可能拥有不同形式的“合理性”,芬伯格特别举 …

德性、理性、血性

我之前说“崇高者往往是理性的,他们的决断或选择应该更多地是出于理智,而不是总是心血来潮,或者仅仅是服从于习惯——一个弱智也可能被训练成无私的牺牲者,一个狂热的邪教徒也可能完全舍弃自己的利益,但他们不能被称为崇高,因为在他们的一贯行为背后看到的是更多地非理性,而只有一个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过自由的反思,并且能够自主而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人,才可能成为崇高者。” 在稍后我补充:“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境界问题 …

理性与终极关切——试论成熟的理性人为何寻求宗教

引言 理性与宗教信仰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在神学、宗教哲学和宗教社会学中争论不休的问题,理性与信仰究竟是互相支持、互补关涉还是互不相容?宗教信仰仅仅是无知的或理性不够成熟的人们的选择吗?那么,为何许多至少看上去具有健全的心理和成熟的理智的人们——例如即便是在当代的许多最杰出的自然科学家[①]——仍然虔敬地信奉着宗教呢? 宗教社会学家斯达克抱怨道:“人类本质上是理性动物,这个观念是主流现代社会科学的共同基 …

在没有遇到困惑时,人只是按直觉和感性行事足矣;当遇到迷茫时,便要诉诸理性;当遇到理性仍解决不了的困惑时,便只得又诉诸直觉和感性了。

在没有遇到困惑时,人只是按直觉和感性行事足矣;当遇到迷茫时,便要诉诸理性;当遇到理性仍解决不了的困惑时,便只得又诉诸直觉和感性了。 什么时候开始必须使用理性,而在什么情况下又可以放弃理性,看起来是搞不清楚的;不过,一旦向理性求助,而理性已给出了确定的解答,此时若再想逃避,是很痛苦的;正如在理性没有给出答案时还固执地坚持在理性中追索那样痛苦。 一开始就留在直觉和感性中,从来不向理性求助行不行呢?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