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span>课程</span>

科学哲学原著选读之《科学革命的结构》(主讲人课后札记by一朵熊)

按:参考前一篇的说明,几乎同时交给我的。这一篇感觉风格完全不一样,反而有点太散了一些。不妨稍微勾勒一下在实际课堂讨论比较集中的,特别有意思,或者有争议的问题,会比较好一点。虽然我说只需要把讲稿稍作整理就行,但毕竟还是要稍作整理,总还是要体现一点课堂讨论的成果比较好。当然,主讲人也可以在这里随时批注补充~ 第一章 绪论 历史的作用   传统视角下,科学的发展被当作一个纯粹的积累过程:“事实、理论和方 …

科学哲学原著选读之赖兴巴赫(主讲人课后札记by浊物)

按:这是我要求学生在课后提交的文本记录。这个课后文本文体和篇幅不限,可以是课堂讲稿的稍作整理,也可以是重新组织的内容,目的一是便于随时回顾或纪念,二是延伸课堂讨论。所以我公开贴在博客上,所有同学和其它朋友都可以在这里继续留言讨论(特别是使用页边批注功能)。以下文字皆为浊物同学提供(我这里用昵称,各位同学随意用实名还是昵称来留言)。我自己会做一些页边批注,请读者留意~   课堂方式及反省 …

科学哲学名著选读:随堂提问范例

课程已经读完了两本书,总的来说同学们的表现都还不错,基本上都能完成阅读并积极讨论。当然,对比于吴老师的开课形式,我的课程总体而言的压迫感还是太低了。 吴老师讲读书课是完全由他主导,随机扫射,发问各种精到的问题,吴老师的问题都扣着文本,但又都不是粗粗阅读一下就可以回答的,每次上课必须战战兢兢,课后不敢不好好阅读,课上也不敢走神。 相比而言,我的课程更接近于一般的分派给学生任务然后就不怎么管的研究生水 …

科学哲学名著选读:引子

这次课按计划是由我主讲一个概论性的东西,但其实还是以同学讨论为主。 我没有准备讲稿,现在把PPT的内容直接搬上来上来。PPT本身比较简略,仅供上课的同学温故时参考,我有心思的时候再通过页边评论的方式加一些串联吧: 什么是科学哲学? SP or PS Scientific 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Science “科学的”哲学 ——不科学的哲学(“形而上学”)  “关于科学 …

课程方案:科学哲学名著选读

这周已经正式开学,今天我负责的课程已经开张,“科学哲学名著选读”,这是给硕士一年级生以及非本系培养的博士一年级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今年一共就是新进的5名同学选课,没有外系同学选课,有两位旁听。 课程时间在每周二下午1:30起,大约到4点出头下课。地点在清华大学一教204。欢迎旁听。但由于这门课的性质是一门学生主导的读书课(下详),所以如果只是想随便听听讲座,就不适合来听了。   教 …

技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上课

起床吃饭如厕,然后应该是穿衣、下楼、骑车等等环节,这次有同学点播,我就先跳到后面“上课”来讲。另一个关键是我这次课前状态不佳,“上课”正好是不怎么准备可以随便讲讲的内容。这部分讲得比较散漫,只是记录,不推荐阅读。 下一次就是最后一次课,可能再跳回来讲讲骑车,但主要是自由交流了。 一、截面 上课这个活动比较复杂,一个典型的上课场景中包含无数技术环节,我们只能简化来谈。 首先还是照例对这一生活截面做初 …

技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厕

这一系列暑期课程终于过半,我讲过起床和吃饭之后,进入更俗的领域,这次讲拉屎。 一、截面 这次的场景人人皆知,就是上厕所。 为什么要上厕所?——所谓人有三急,排泄可以说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需求之一,毋庸多言。但正如吃早饭的例子一样,上厕所的方式和概念也是历史性的。 另外,除了解决基本需求之外,上厕所也有一些附带的意义,比如对我们来说,上厕所往往是一整段玩手机的时间,对于上一代人来说,大概就是看报纸的时 …

技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早饭

第一次讲起床,第二个案例就是吃早饭吧。 一、截面:吃早饭 上面这张图是随手搜出来的,不是我自己的早饭,但看起来还算日常,就从这里说起。 为什么要吃早饭?——为了营养?为了健康? 什么是早餐?——早餐不是正餐? 早餐吃什么?——荷包蛋、牛奶…… 二、技术条件 许多东西让吃早饭得以可能,首先是让早饭作为早饭的,是一定的时间节律,我们在读书或上班之前吃早饭;其次,习俗和营养学让吃早饭被认为是必须的。然后 …

技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床

第一周的课程之前只写了一半,事实上当时前半节课是导论部分,而后半节课讲了第一个案例分析,在这里继续补写。至于第二周的课程,原定4位同学讲半节课,我讲半节课,结果同学们参与感过强,时间也没有严格控制(因为是第一次,我有意不强行控制),所以3位同学的报告连带讨论就用满了两个钟头,所以我准备的内容留到下周再讲。 第一个例子是“起床”,事实上只截取被闹钟吵醒这一个环节。 一、截面 今天早上被闹钟叫醒。 对 …

技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导论

上周六在706开讲了技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系列课程的第一讲,第一讲包括两块内容,一是总体哲学方面的导论,二是第一个分析案例。 以后的课程计划每次都再讲一个案例分析,而前半节课则由学生为主报告和讨论。 导论包括“解题”与“方法”两个环节,首先我随便把课程题目的每一个词拆开来,讨论了一番,引入了一些技术哲学的观点与风格;其次我交代了整门课程的模式化分析方法。 一、解题 也就是:“技术—如何—塑造 …

博士招生要求补充说明【失效】

清华大学突然又改变政策,把所有准聘教授招生权收回了,所以招生启事暂时失效,等我熬成长聘再说吧…… 招生启事发布之后,已经有好几位同学与我联系,表达过报考的意向了。为什么不说精确有多少位呢?因为我也不太清楚,大部分同学只是简单表达了一下意向,没有更深入的联系,也有一些不是今年这一届的。 我现在已经顺利加入了清华的招生名录,在暑假后的9月份,就可以录取2018年入学的第一批博士生了。也就是说,在最终来 …

课程计划:《技术如何塑造我们的日常生活》

又受到706青年空间的邀请,准备在暑假期间开一门课程,从7月下旬开始,每周一次,大约5~6次课。 他们在试探“项目式学习”的套路,我了解得不深,大约来讲,无非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以交互讨论为特色的课程形式,我也愿意探索一下更生动的教学形式。 认识你自己 我计划讲的课程是技术史与技术哲学的领域,这一领域一方面极为深刻,但另一方面也其实门槛很低。因为哲学的出发点并不是那些大哲学家的艰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