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span>报告</span>

近期若干音视频营业

一般来说讲座、访谈之类我愿意等文字稿出来之后转载到随轩,不过最近一些视频和音频似乎也不会有人整理文字版,所以我一并转帖出来。 一、科学通史课程联盟读书会之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领读(2021年2月14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k4y1276t?p=40 这份视频报告我最为推荐,芒福德的《技术与文明》非常重要,而我的解读也是很用心的,我试图从芒福德的 …

“区块链的技术史与技术哲学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

常有币圈网友希望我再写点相关文章,这下好了,后两年我真要回来写区块链了。 我申报的社科基金荣幸中标,“区块链的技术史与技术哲学研究”,这是我学术方向和区块链领域的结合。 本来想把申报书的主体直接贴出来,不过有同事提醒,社科基金结项时需要查重,尽量不要在期刊和出版物之外发表太多相关内容,所以我先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以后相关文章也会在发表之后再贴出。 这个课题我自己的两个学生都不感兴趣,我将招募其他感 …

科学史作为自然保护区——一种达尔文主义的科学观

上周五(3月30日)应邀去上海自然博物馆参加“品读会”,介绍我自己的《过时的智慧》,虽说是个内部的活动,但听众不少,有50多个来自博物馆和出版社的朋友参与。 我定的报告题目是“过时的智慧及其现实意义”,听说刘夙也去之后,我特意强化了其中达尔文演化论的逻辑,博得一句“有启发、没想到还能这么用。”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篇报告对我来说挺独特的,因为我似乎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表达某种“自然主义”的立场,而这 …

现代垃圾的形而上学基础(博士后出站报告)之讲稿

这是我跟田松老师做的博士后出站报告,说实话做得有些用力不足,很多有意思的环节都没能深入展开,但问题本身应该还是不错的。 首先来解释一下这个题目,我在文章中并没有明确点明这一标题的意思,而且一些行文或许会引起误解,我在看到吴彤老师的评审意见之后才注意到这一缺失,所以我的现场报告就从补救性的解释开始。 我这个“现代垃圾的形而上学基础”,显然是模仿了伯特的著作《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这是我科学思 …

“人工智能”的现象学漫谈

这篇文章是为了今年的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准备的,酝酿了几个月,最后也没写成完整的论文,把随笔形式的文字交了差,这次参会人数太多,吴老师不准备每个参会者都讲论文,有些论文收录会议文集但不安排报告,我就更乐意凑合一下了。 论文写不出来,主要原因自然是花的时间不够,文献读偏了,啃了写关于“意向性”的资料,最后发现“意向性”水太深,驾驭不了。 对于这一主题我绝非懈怠,相反,这个主题非常重要,以至于我不愿意轻 …

媒介作为环境——媒介环境学的哲学解读粗浅版

这是我准备明天去清华作报告的讲稿,到时候基本上准备照稿子念了,当然念完稿子估计还会根据情况即兴展开讲一下某些部分……   这次报告试图对我博士论文的基本诉求作一个简要通俗的概述。我的论文涉及的问题很多,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原本也比较松散,所以并不是很好提炼,我在这里只能着重谈一下几个核心概念。由于我回避了最深奥的部分(存在论和先验哲学)和最具体的部分(每位学者的具体成果),所以这篇概述可能显 …

艺术:技术的余地

说明:这是应邀为西五艺术中心的青年艺术家们做的一次技术哲学报告,原题目叫“玩具与艺术:技术的余地”,实际讲的时候还是以技术/艺术为主聊一聊,玩具只是捎带一提。所以现在改了一下。所谓“余地”,其实也可以说是“缺陷”,艺术作为缺陷的技术听起来有些冒犯,还是用余地听起来正面一些~缺陷总是意味着可补余的,撞墙总是意味着可回旋的,有限性、阻滞与余地、空间是同一回事。 本质上说,我聊的是“技术哲学”,而在我这 …

从技术哲学出发解读媒介环境学(博士论文开题计划)

“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1])是20世纪后半叶在北美兴起的,它奠基于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人物的多伦多学派,1970年尼尔·波兹曼在纽约大学创建了媒介环境学博士点。直到1998年,以纽约学派为中心创建了“媒介环境学学会”。 注意到,媒介环境学不仅是一股新兴的思潮,而且试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制。于是,我的论文之所以以媒介环境学为研究对象,也并不限于归纳和转述相关学者的思想和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