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通识课:《技术通史》

本科生通识课:《技术通史》

本学期(2018年春季),我将在清华开设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技术通史》。

课程基本信息

课号:00691572

时间:每周二第4节(15:20-16:55)

注:2月27日就开课啦

地点:四教4202

考核方式: 读书笔记/小论文+期末开卷考试

注: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写一篇相对完整的论文(6000字以上),但以往的经验看,许多同学在学术训练上都还比较欠缺,交上来的论文经常东拼西凑惨不忍睹,所以我这次设想可以用格式更灵活的读书笔记来替代论文,但有能力的同学仍然推荐写论文。至于期末开卷考,我现在还不太清楚规矩,大致是最后一课随堂考吧,以开放性论述题为主,不需要死记硬背。

开课说明

这是我来清华后开的第二门课,也是第一门本科生课,虽然酝酿已久,但肯定还是准备不足,而且这一课程在国内也很少有现成的参考,怎么讲、讲什么都需要边讲边摸索。

这门课是希望长期开设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年都要开,与吴老师开设的《科学通史》相呼应。

与科学通史的关系

当然,虽然我的“技术通史”以吴老师的“科学通史”为榜样,也同样秉持文理沟通的宗旨。但在实际的设计上,很难直接利用吴老师的成功经验。

吴老师的科学通史其实是包含技术的,但虽然他早就提出“技术是汪洋,科学是孤岛”之类的观点,但在实际的课程内容中,技术仍然呈现为零星的点缀。而在我这里,科学史将成为偶尔穿插的背景,“技术”本身被作为主角。

注意到在科学史的编史纲领中就早就有各种“主角”之争,比如偏重观念层面还是偏重社会因素,偏重数理科学还是经验科学,偏重天文学还是炼金术……但这些争议似乎都是在男一号还是男二号,女主还是女配这个层面在争戏份,而现在让技术成为主角,这个提法仿佛是说,我们要让原本的“群众演员”成为主角。这就完全是两码事了。

至少在以下4个方面,科学通史能够很容易“通”得起来,而技术通史却难以照搬经验:

1.还原论的立场

“科学”似乎是“一”而技术是“多”。人们看待“科学”,自觉不自觉地带有某种固有的还原论立场,把各门科学视作统一,甚至这一还原论立场还给出了现成的主次序列——数学、物理学更核心,化学、生物学次之,博物学和社会科学最边缘……这一还原论立场就直接提供了一套叙史线索,比如近代科学发端于天文学革命到物理学革命,随后是化学革命、生物学革命,再迎接新的物理学革命,如此循环。

但在“技术”领域,这种现成的统一性是找不到的,水利技术与建筑技术谁更基本?航天器和拉链谁更重要?如何确定技术史的主线剧情就成问题了。

2.孤岛与汪洋

在历史上,科学家及其科学活动是一个相对狭小和孤立的群体,虽然说在古代其实“科学家”这一身份并未形成,但总的来说科学研究都是属于知识阶层内部的事情。而相比而言,技术史所涉及的人物或场景更丰富得多,包括工程师、手艺人,也包括无数使用者,他们的活动更复杂多样,难以聚焦。

3.文本的地位

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及其传世的成果,通常都是以文本形式为主的,因此科学史主要面对的就是这些观念性的内容。因此,就容易做一番逻辑重构,在思想概念的领域讲述一个连续演进的知识积累历程。而在技术史方面,就找不到多少核心文本来进行逻辑重构,即便找到一些文本,也很难说它们足以提示出技术史的发展线索。

4.形象鲜明的核心人物

传统的科学史经常就直接变成讲述科学家追求真理破除愚昧的各种感人故事,即便是更先进的写法,也总还是能找到各种形象鲜明的人物去讲述,但技术史方面,特别是古代技术史,除了极少数个例之外,技术的发明者往往匿名,即便有名可溯,也缺乏围绕技术发明的丰富故事。

总之,要把技术史讲“通”,需要找出不同于一般科学通史的视角或方法。就以上4点来说,我初步的解决方案是:

1.用整体论取代还原论,提出“技术总体/技术环境”的概念,把人的生活世界之无数环节统一于生命体验的完整性之上,以技术发展最终对个人生活的塑造与改变为旨归。具体来说,比如桥梁的工程与铺路的技术并不相通,但桥和路在人们的行走活动中相通了;笔的制造和纸的生产是两码事,但纸和笔在人们的书写活动中相遇了。无论技术世界多么丰富多么庞杂,最终我们在这个世界中也只有“一条命”。技术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聚焦于环境中的一个个景物,那么环境当然是“多”,但如果聚焦于“生活”本身,那么环境又成了“一”。

2.沧海中只取一粟,聚焦于那些最关键的技术,它们要对经济和社会带来全局性的影响,在生活世界中建立新的尺度。(可以借用“通用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的概念)

3.用广义的观念史来理解技术:如果我们把技术器物本身也看作是思想的凝聚和呈现,认为人造器物都是记忆的载体,物质结构也是思想结构的外化,从这个角度说,任何器物都蕴含着思想和观念,而书面文本只是其中一种承载或表达的形式。我们注意到外在的知识(技术)与内在的知识(观念)互相形塑,互为前提(例如钟表与时间的观念,货币与价值的观念)。那么我们也可以讲出一套“观念论的技术史”,我们可以去追问让技术被人接受的思想前提,重构相应技术的观念后果。

4.顺应西方历史学的发展方向,不再只关注英雄伟业,也关注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不必太纠结于为特定技术的发明者歌功颂德,而是更关注技术的“应用者”,关注真正落实新技术对生活世界之全盘改造的环节。(比如说关注印刷术,毕昇不如古腾堡重要,而古腾堡或许不如马丁·路德重要(印刷术的最有影响应用者),而且除了马丁路德的论纲,主妇在厨房中配置的印刷版菜谱也同样值得关注。我们不必在谁发明了/怎么发明某项技术方面着墨太多,而是把关注的重心放在技术如何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

课程特点

总之,我们的课程总的特定是,以技术对“生活世界”的塑造和改变为焦点,不注重 “发明年表”的呈现,不强调发明的优先性(比如中国比西方早N百年);不强调技术器物的结构原理。而是侧重技术的人文面相,突出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关注新技术对生活世界的重塑。

当然,通识课自然还是以年代为总线索,以相应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案例为专题课,在每一专题下,又不局限于一时一地。比如说“机械钟”兴起于欧洲中世纪晚期,本课程会在中世纪到近代早期的时代背景下,安排以“机械钟”为专题的一节课;但这一节课的内容又不局限于欧洲中世纪晚期,而是要从远古的计时技术讲到现代的原子钟,并引入中国古代的计时技术与相关文化现象作为比照。在更宽广的视野下理解机械钟的来龙去脉及其对西欧社会文化的影响。

课程提纲

最后附上暂定的提纲(根据课程进展肯定会有很大调整)

1 导论与史前:石器、火
2 远古:陶器、定居、书写
3 古典:水利、交通、城市
4、5 近代早期:机械钟、航海、印刷术
6、7 科学革命:望远镜、真空泵
8、9 工业革命:蒸汽机、纺织机、
10、11、12 电气化:电力、炼油、流水线
13、14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计算机
15、16 反思与展望:大数据、人工智能

参考读物

没有教材,欢迎关注我的博客,我应该会每周更新课程讲稿,每节课会有相应的参考资料。推荐读芒福德,比如《技术与文明》和机器的神话。至于一般的技术通史性读物,我还没发现特别合适的。像牛津版技术史七卷本那样的显然太厚,我自己翻翻就可以了,就不推荐了。

4 Comments

        1. 我身体恢复后应该还是会每周整理文稿,贴在这里,取代ppt,但不保证及时。结课之后我的文稿还会整理成书稿,敬请期待。至于ppt,很多只言片语没上过课的人看着没什么大意义,主要是给上课的同学温故而用的,所以我不打算在这里公开。

回复 古雴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