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骗局的“锅”不该让观众背

养生骗局的“锅”不该让观众背

又是《中国科学报》的约稿。

上次约稿后半天写好,大概是效率给报社留下了良好印象,这次又找我写稿,我最近都快忙得病倒了,本想拒绝,不过一看题目,想想大概很快能写一点出来,就试写了一下,结果连吃饭在内2小时写好的,本来就是随笔,要求不用太高,也就投稿了。

反省我博客文章为什么越来越少,主要还是缺乏动力,也没人催,其实再忙的时候自己每天稀里糊涂荒废的时间也何止两小时,每天写个千把字其实是一个很起码的事情。但懒病日益深重,写作习惯放下之后就懒成习惯了,实在是不应该。

虽然之前已经说过好几次了,但博客真的要改版了……整个主题都会换掉,目录架构推倒重来,更新也会逐渐恢复日常,请各位读者监督并催逼(7月中旬前完成改版)。

 

发表版见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6/380342.shtm?from=singlemessage  下面是我的投稿版

最近,“专家刘洪斌”的“演艺生涯”被揭破,人们发现她在过去三年出没于各大卫视,扮演过苗医传人、北大专家、中医养生专家、御医世家等各种身份,以养生节目的形式推销药品。

虽然网民们都惊叹这“老戏骨”该得奥斯卡奖,但一般而言,能这样评论的观众多半也不会被她的演技唬住。这些养生节目看起来也十分拙劣低级,即便没有穿帮,咱们也不会相信的。但咱们不相信,总有人相信了,刘洪斌的“忙碌”也证明了这类骗局确实有相当大的市场,被老专家的表演感动的观众的确不少。

刘洪斌显然不是个例,类似的借“专家”之名欺骗的养生节目多得是,网友们也大多心知肚明,只不过没有像刘洪斌那样引爆话题而已。

那么这样的骗子为何能够横行至今?这样的低级骗术为何能广受欢迎?

恰好也在最近几天,导演冯小刚给出了“回答”,他说道:“中国怎么这么多垃圾电影,还不是因为有那么多垃圾观众。你不去捧场,就没这东西,往往垃圾票房还很好。”

冯导的话有一定道理,无论如何,垃圾电影之所以被大量生产,是因为确实有那么多人愿意为它们买单,捧场的人多了,市场需求摆在那里,自然就会有人去生产那些东西。在这方面,“养生节目”的生产与“垃圾电影”的道理差不多,没有人买单自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节目了。刘洪斌老太太赶场子那么忙,也印证了我们的市场环境还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的局面。

但有观众为垃圾电影买单是一回事,让观众替垃圾电影多这一状况买单又是另一回事了。人民网评论冯导的说法,也颇有道理:观众的品味和市场环境本身也是由电影作品引导的,电影人不该埋怨观众,观众也是烂片的受害者,而要“用好作品引导电影市场”。事实上冯小刚本人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他喷完“垃圾观众”之后,强调“观众并不是导演的上帝,而是导演的对手”,其实也是说要去引导和改变观众品味的意思。

在养生专家的问题上,也是类似的,固然有许多观众为养生骗局买单,但他们也是受害者,让他们为科学传播的整体环境承担主要责任,是不公平的。

从科学传播的“生产者”的立场来说,指责观众水平低更是某种推卸责任的态度——做更严谨更高端的节目没人看,所以只能生产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了。

唾弃观众与讨好观众这两种态度其实非常接近。那些真正的专家学者,正经的科学研究者们,往往看不起“观众”,他们自觉曲高和寡,认为普通大众反正理解不了这些专业的知识,因此压根不重视科学传播的事业;而电视等大众传媒的节目制作者们,无论是追求收视率的《走近科学》之类的科普栏目,还是旨在骗钱的养生节目,他们倒是看重观众,观众们好哪一口就投其所好,但实质上同样是看不起观众,只是把观众当作了待宰羔羊,当作了“资源”。

埋怨观众不懂欣赏高级内容,或迎合观众而生产低级内容,这两类人看待“观众”的态度其实差不多,观众被看作死的“资源”,而不是活的“对手”。事实上,观众既不是“垃圾”也不是“上帝”,观众与生产者一样,都是积极的行动者,是交流的参与者。

内容生产者和观众之间,除了唾弃和讨好,当然可以有更平等的关系,那就是对手关系。冯小刚说得挺好:“像尊重对手一样尊重观众,尊重观众的内心。尊重观众的感受和尊重观众兜里的钱是两回事。”

而这种“尊重对手”的态度,也正是我们现今的“科普产业”缺乏的。正经的专家学者们看不起那些“垃圾观众”,那么这些观众的需求自然会被养生专家们填补,而当伪专家们占领了市场之后,这部分观众就愈加遭受“高端”人士的鄙夷,更加不重视与他们对话,最终伪专家们自然能在“垃圾观众”的市场如鱼得水。

但是难道这些“垃圾观众”(很可能包括正经专家学者的父母长辈)真的就无可救药,甚至要为骗子猖獗的市场环境承担罪责吗?

诚然,一些貌似“低端”的观众,往往有许多陈腐的知识和顽固不化的偏见,这些陈腐与顽固在“高端精英”眼中恰是他们之所以被鄙弃的原因,而在刘洪斌们眼中则恰是有待把握的商机,但这两类人都没有把这些陈腐与顽固当作有待应对的“挑战”。

有创造性的新产品总是挑战而非迎合大众的习惯,例如在iPhone生产之前,大众压根就没有对智能手机的需求,人们心目中的好手机的特点在于信号足、续航长、结实耐用等等,而iPhone这种不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必须首先挑战人们的习惯,引导大众以新的标准欣赏手机。

在微信流行之前,谁能想到连关机都不会的大爷大妈们能愉快地刷朋友圈呢?在支付宝流行之前,谁能想到可能连电脑都没玩过的菜场大妈都学得会移动支付呢?不应低估任何人学习和适应的能力,那些被刘洪斌的演技吸引的观众们,同样也可能随时改变自己的评价标准,只不过科普者们的努力和创造力还不够罢了。

 

 

One comment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