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诺基亚会成为下一个柯达

为什么说诺基亚会成为下一个柯达

柯达申请破产保护了,虽然还没有真正破产,还希望东山再起,不过机会恐怕不大了。

诺基亚的情况与柯达有些类似,都曾是称霸市场的百年老店,也都因为成功的包袱而败于自己开发出来的新兴技术之下。柯达并不是没有尝试适应新潮流,但是并未成功,而诺基亚正在押宝Windows Phone,期待着在微软的提携下绝地翻身。

自行阉割了其它可能性而把命运赌在WP之上,有没有可能挽救诺记的命运呢?在我看来,不可能。道理和柯达是类似的。

柯达为什么没有止跌回升?只是被数码技术冲击所致?不完全是,传统的胶卷巨头富士和乐凯在数码浪潮下也都成功转型,进军光学薄膜、医疗行业乃至化妆品。柯达也在试图调整和转型,而关键在于其转型的方向压根错了。

在cnBeta上看到一篇文章写的很好——柯达之败在于:不理解用户拍照目的和社交需求。击垮柯达的与其说是数码技术,不如说是Facebook等社交网络的兴起。柯达的失误在于:他“错误的认为,人们在拍摄完照片后还会继续将其打印出来,但是这种事情越来越不可能发生。”

在柯达眼里,数码技术似乎无非是一种新的胶卷技术,是无形无限的胶卷,数码技术取代了传统胶卷,仅此而已,而传统的拍照活动中的其它环节都不会变化:相机—胶卷—冲印。而现在胶卷这一环被数码技术取代了,那么我们一方面发展数码技术,一方面加强在其它拍照环节的优势,不就好了?柯达正是这么做的,它在“从专用相片打印社到自动终端机”等领域“坚持的时间太长”,直到最近仍然试图将商业战略专注于打印机和墨水。也就是说,柯达始终不肯放弃他们对“拍照”这一活动的理解。从一开始,柯达的口号就是:“你只需按下按钮,剩下的交给我们。(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但是在Web2.0时代,人们不仅按更多的快门,而且在按快门之后需要做更多的事:上传、分享,和朋友在线互动……唯独不再需要把相片冲洗出来。

技术不是中性的,新的技术将造就新的环境,改变整个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对原有生活中的一个环节进行替代。

而诺基亚和WP的问题也是类似的。WP系统也许博得了很好的口碑,但我完全不看好它。因为诺基亚和WP系统事实上并没有走出传统的“功能手机”的逻辑,在他们看来,“智能手机”无非是一种更高效的功能机罢了。从诺记和微软自己的鼓吹中就可以看出来:

例如诺记曾豪言“安卓和苹果界面过时”,在他看来,手机应该以联系人而非应用为中心,也就是说,手机无非是与其它人相联系的工具罢了,只不过联系的渠道多了,除了电话和短信,现在还增加了微博啊社交网络啊之类,要做的无非是把这些新功能集成到手机里罢了。而微软的态度就更加明显了:在最近的CES展(国际消费电子展)中,微软搞了一个吸引眼球的挑战赛,微软“相信WP设备在普通的日常任务方面可以战胜其他人的智能手机。这与对比处理器速度、硬件规格和跑分测试非常不同。”微软要求参赛者拿自己的手机和他一起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比赛各自的执行效率。结果似乎是WP手机获得了很高的胜率,我愿意相信这一点,但这一点非但并不证明WP手机的优越,反而正是WP手机根本出发点失误的例证。我们看到,微软对手机的理解仍然是“功能机”,手机的意义无非是高效地完成这样那样的“功能”罢了,网络环境的变换只不过是意味着现在有待完成的功能多了一些。归根结底,在诺记和微软看来,智能手机只不过是一个功能更多且可以进一步扩展功能的功能手机。他们没有走出传统的逻辑。

顺便还可以参考这篇讲微软.Net编程开发工具的文章,看起来微软的思路是一贯的——“用 .NET 进行编程就像是在麦当劳做烹饪。那里有全套神奇的设备能够自动的造出所有的东西。只有你按一下正确的按钮,跟着提示灯的指示,你就可以批量的制造出完美无缺的1.6盎司的汉堡,比地球上的任何其他人都要快。然而,如果你想做出一个1.7盎司的汉堡,很抱歉,你做不到。”——也就是说,看起来微软的编程工具也是专注于内容,以高效完成具体功能为旨趣。

“你只需按下按钮,剩下的交给我们”——柯达、诺记、微软都坚持着这个口号,并以效率和直接性为荣。他们都没有理解“媒介即讯息”。正如WP手机的设计美学那样——以“内容”为王。媒介应该尽可能透明、不碍眼、尽快通过,以达到内容。但安卓手机却让你更多地滞留在手机之内,不是那么单纯而直接地达成“目标”,手机的性能对于实现必要的功能而言有所冗余。于是诺记和微软沾沾自喜:瞧,安卓是低效的、花哨的、麻烦的、浪费的,而WP手机直截了当。但恰恰是在不那么直接通达内容的间隔之中,在媒介的“厚度”或余地之中,才展开了新的意义空间或游戏方式。智能手机之所以不同于功能手机,恰恰在于功能之外的“余地”,只有存在着余地,只有存在着间隙空间、回旋空间或冗余空间,手机才具有了一种无限的扩展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