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音乐:BWV1051(勃兰登堡协奏曲No.6)(以及关于听音乐的随谈)

本期音乐:BWV1051(勃兰登堡协奏曲No.6)(以及关于听音乐的随谈)

http://www.lirazelscastle.net/choir%20royal/Concerto%20No.%206%20in%20B%20flat%20major%20I%20[Allegro].mp3 

虽然新MP3的效果并不是最理想,不过基本来说还是很不错的。经过试验,只是在播放一部分音乐文件会有明显的爆音现象,而另一些文件则能够顺畅播放。大致上说Flac格式比APE好些,但有些mp3格式都会很卡。 

买了个和MP3差不多贵的耳机,确实不一样啊!只是但愿它千万长寿一点。

MP3播放器实在是一个神奇的发明(当然,更早要追溯到Walkman啦),它提供了一种以前无法想象的听音乐的方式——那就是在人群之中独自享受音乐。本来,听音乐的一个主要的意义就在于让人“陶醉其中”,突然之间从原先的世界中超拔出来,仿佛被带进另一个世界一般。而对我来说,能够带来最强烈的“抽身”和超脱的感觉的,既不是在家里,也不是在剧院,而恰恰是在熙攘的人群之中——看着周围的人们忙忙碌碌,我自己也在忙碌着,例如赶着去学校……但一旦戴上耳机,音乐响起——刷地一下,整个世界仿佛整个变了样,我仿佛兀然间不再属于先前的世界。忙碌的人们仍然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但我似乎换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看着他们——对,我仿佛成了这个世界的旁观者,成了上帝。我既置身其间,又与周围毫不相关……直到两首曲子间的短暂间歇时,“这个世界”的声音才重新浮现起来,让飘荡的灵魂短暂地落地歇脚,随即下一首曲子将把我带入另一种意境…… 

我听音乐时尽量不让身体静止。看书时没办法颠簸晃动,也要尽量保持对文字的专注,也所以看书时听音乐只能让身体静止而只活动头脑。但在其它时候我则要让身体活动起来。当然,不是舞蹈,我从不跳舞。而是散步或骑车。最好是匆忙地赶路,如果不能离开原地太远(比如课间或等人时),那么就要找地方来回踱步。简单地挥手跺脚当然也能够让身体分享“节奏”,不过这类动作在人群之中似乎显得过于扎眼,很容易在我的自省下被我自己遏制,或者至少对我自己带来某些不安,于是便难以保持独立自在的境界。事实上,超离了这个世界的仅仅是我的“灵魂”,我作为这个世界的景物之一仍在这里忙碌着。当我在自己的世界中观审着这个世界时,我也观审着自己。所以,我自己的行为不可太过扎眼。但也不能静止不动,那样的话随着节奏而运动的冲动无处发泄,或淤积以致不适,或以突兀的方式涌出,最后都就将被我自己察觉,从而又把浑然忘我的境界破坏。只有散步或骑车的活动能够如此自然地发泄出体内的“节奏”,以至于几乎不会被自己察觉。 

几年前使用MP3时听的主要是藏传佛教的密咒真言,因此除了身体的运动,还可以用嘴随之哼唱。如此正仿佛密宗之所谓“身密—口密—意密”之浑然合一,如此境界或比目前所听古典乐更高一层——为什么一定要哼密咒?而不是哼音调或者唱歌词?根据我亲身的体会,密咒之真正意义或许恰恰就在于它完全没有意义——仿佛仍在言说,却每个词都毫无意义;仿佛只是哼哈呢喃,却又不是单纯的发音,而是仍具有规则和节律。借此可达到某种神秘奥妙的境界:似说而不知所说,似动而不觉所动,似看而毫无注目,似想而不知所想,似在场而又脱身其外…… 

但古典乐当然另有好处,其节律之和谐优美无与伦比。在自己的节律尚不能浑然协调的情况下,借助古典乐之外力而激发内在的节律,算得上是一个方便法门吧。 

当然,现在的我与前两年有所不同。特别是再不欲追求任何超脱神秘之境界,反而要做回充满凡欲的俗人。扎身于概念的密林中披荆斩棘,而不再能以“唵啊吽”而满意。不过无论如何,音乐都是一种超越概念而进入神秘忘我境界的最好方式。 

本期附上永远也听不厌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这是我MP3上的固定曲目。在网上找到一个比较快的链接,是整个第6号而不仅是Allegro部分。6首协奏曲中我似乎没有偏爱,因为每一曲都只能以完美来形容。当然,不同的版本听起来差异较大,不过由于我始终满足于做古典乐的外行,对版本从来不去留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