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之快乐

“不满”之快乐

在我的哲学中,“爱”是一个极其核心的概念,对这个概念的详细阐述尚未展开,不过可以大致先给出提示的是:在“满溢”和“泄出”,亦即谈及“施与”或“献出”那一层意义之前,“爱”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意义毕竟是“欲望”和“需求”,其根源则是“不满”。

这里我要说的就是这个“不满”。人们通常把“不满”看作一种坏的状态,将之与痛苦、怨恨联系起来;而相应地,“满足”被看作好的状态,并与舒适和快乐联系起来。

然而我却说,并非如此。“不满”并不必然与怨恨相联,相反,恰恰是“不满”才使快乐成为可能。

“不满”与“恨”是截然不同的。仅从字面上就足以看出其天壤之别——“不满”指的是感觉“少了”东西,因而需要和欲求(爱)它;而“恨”正相反,指的是感觉“多了”东西,对某事物看着碍眼,因而排斥、攻击或试图清除它。

尽管这两种情绪——正如“爱恨交织”这一词语所提示的——经常会纠缠在一起,不过很显然,“不满”未必要牵涉“恨”,而“恨”也未必要牵涉“不满”。比如我饿着肚子要吃饭,这是一种不满,但除非饿到难以忍受,我并不会因此怨恨什么。又比如我讨厌吸烟,这是一种恨,但我并不因此感觉什么东西有所缺乏。以上是最原始和单纯的意义,在更复杂的用法中也同样如此——我对社会现状感到“不满”并不意味着我怨恨某些东西,我对自己生活的现状感到不满也丝毫不意味着我自怨自艾。

“不满”使持续的快乐成为可能。还是从最简单的说起:享用美味佳肴是让人愉快的,但这种享受只有当我的食欲处于“不满”的状态时才有可能。当然,在饱餐一顿之后,我会感到“满足”,同时也感到快乐,然而这快乐与其说是“满足”所带来的,不如说是在之前的享用过程之中——从而是不满的状态之中——所感受到的快乐的回味。如果我的食欲(胃口)永远都处于“满足”的状态,我将永远享受不到饮食所带来的快乐。

你或许会说我只是在玩文字游戏,而你可以玩得更好:比如你可以把“满足”诠释为一个动词,也就是说,享用佳肴这一过程就是所谓“满足”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带来了快乐,如果要这样讲,也没办法。无论如何,所谓的“满足”之所以可能成为一个过程,仍是由“不满”而保证的。(一种微妙的情况是“满溢”,我将在以后的讨论中展开)

我只是说“不满”是快乐的基础,使快乐成为可能。但并没有说不满就必定快乐。若是饿了三天当然谈不上多么快乐的事。“不满”之快乐还需要其它的条件,比如,不至于因为肉体或心理上的无可避免脆弱而由不满导致过多的其它方面的不适(比如饥饿造成的各种不适)。

另一方面,人总是要有所作为,也就是说去有所追求——或是行动上的追索,或是思索(这也是一种行动)——才能获得持续的快乐。

有些快乐并不需要人有所作为,啥也不想啥也不干就可以享受,比如说酒足饭饱之后悠闲地躺着,又比如说吸食毒品之后的飘飘欲仙。但这种快乐是难以持久的。因为类似“满”的状态总是暂时的。当然,有些人不是通过肉体上的满足,而是在某种所谓精神上的满足——“无欲无求”——的状态中怡然自得。我并不否定那些人的生活方式,包括吃饱了睡的简单的生活方式。然而无论那些生活是否更“高尚”,至少它们并不更“快乐”。事实上无欲无求的生活将引向的或许是一种无忧也无喜的境界——既不痛苦,也不快乐。也许有些人(玩着文字游戏)把那种称为某种“更高的”快乐,但又何尝不能称其为更高的忧伤呢?无论如何,我现在谈论的是快乐,而暂且不管它是否高尚。

更持久的快乐往往是通过某些持续的行动而获得的,例如玩游戏。一个游戏的目的只是达成某一种状态,然而在追逐和争取这一目的的整个过程之中,参与者获得了持续的快乐。对各种“目的”的追索过程都是类似:若没有目的,整个过程就没有动力展开,而如果没有“不满”,我们则难以找到“目的”。“不满”意味着有所欠缺,有所要求,这便使得“目的”的树立成为可能,而使得对这一目的的追索之过程得以可能。至于这一目的是否实现,乃至于根本没有可能实现,也不会直接地抹杀人们由此获得的快乐。就好比一盘输掉的游戏也能让人乐在其中。当然,“恨”同样可能帮助我们树立“目的”,甚至在恨的驱动下的行为也可能带来某种快感。但这种快感若要长久保持,仍然需要“不满”的存在——对“发泄”的不满足。

“不满”意味着“可能性”,使得人们可以有所希望和期待,也可以有所选择和追求。即便不在行动上有所作为,“不满”至少也保证了“幻想”的可能,因为“不满”的存在,人们才有可能去想象美好,如果现实就已经完满无缺,人类的想象力将难以展翅,哲学和宗教都将无从谈起。

总之,当你感到“不满”时,享受快乐吧,去追求,去爱,不要恨。

2008年10月12日

最新评论

  • 耘籽2008-10-12 19:00:39 匿名 124.205.78.160 

    ——“不满”指的是感觉“少了”东西,因而需要和欲求(爱)它;而“恨”正相反,指的是感觉“多了”东西,对某事物看着碍眼,因而排斥、攻击或试图清除它。
    这样不满也可以说是一种恨,但比较特殊。其实看着某东西碍眼,也不一定排斥攻击和试图清楚。就比如,“不满”也可以解释成感觉多了一项欲望,很碍事,所以尽量去满足它。当然,也可以说欲望被满足后自己也就被清除了。只是欲望被清除的方式很特殊而已。

  • 古雴

    2008-10-12 21:36:06

    爱与恨总是纠缠不清,你可以把爱解释为某种恨,也可以把恨解释为某种爱。然而对自己的情绪采取何种解释的方式,将引导情绪的发展。
    一旦把“不满”解释为对某种“多余的欲望”的恨,这样的话“不满”就被引导向了恨,然而我的解释正是要试图避免“恨”的倾向。为什么你要嫌某种欲望为“多余”呢?为什么你要觉得欲望的增多是坏事呢?难道欲望的存在不正是希望和持久快乐的前提吗?若沿着这样的方向去解释,那“多余的欲望”就不再碍眼,反而是令人激动的事情。
    “不满”的情绪寻求“满足”,但我这里顶多只是把这个“满足”当动词讲。作为一种既成状态的“满足”并不能让人愉快。也就是说,你何必去寻求“欲望被满足后自己也就被清除了”,何必要清除欲望?欲望本身并不否定自己,它需要被“不断地”满足,但并不要求被“一劳永逸地”满足(清除)。
    憎恨、否定它物的同时往往也是自我憎恨和否定。正如楼上的说法所显示的,人们常常否定自己的“欲望”。这种自我否定有两种形式:一是拒绝为自己的某种欲望寻求满足;二是试图一劳永逸地满足它。这两种形式都是企图清除欲望。然而我恰恰是要提供第三条路,也就是自我肯定的道路——既不禁欲,也不纵欲,而是与欲望共存,努力去满足它却由从不给出最终的满足。就好比说“吃饭七分饱最好”,既不节食,也不暴饮暴食,始终恰当维持“不满”的状态,才是最健康和最能够获得持久的快乐的方式。

  • 耘籽

    2008-10-13 23:35:01 匿名 124.205.78.244 

    你说得很好。但“既不禁欲,也不纵欲,而是与欲望共存,努力去满足它却由从不给出最终的满足。”这里,有些欲望是可以如你所说的。但是有些欲望却是要么满足要么不满足,比如你想有一个女朋友,要么切实找到了一个,要么还是single。

  • 古雴

    2008-10-14 00:32:51 

    呵呵,这个例子不错。这涉及到对欲望的解读。“想有一个女朋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陈述,其中很难说牵涉的只是某“一个”单纯的欲望,而是一系列欲望的交织。比如希望得到关心,比如希望关心他人,比如希望生活的安定,比如希望生活更多刺激,当然还有最单纯的性冲动等等。一个女朋友可以同时慰籍我的一系列欲望,但很难说“想要一个女朋友”就是一个独立的,要么整个被满足要么不被满足的“欲望”,它是“一个”要求,其中包含着“许多”欲望。
    再比如说共产主义之类的社会理想,也不宜被看作是一个单一的欲望,事实上这一理想背后包含着许多方面的需求,而一部分人相信“共产主义”的实现能够同时满足这一系列的诉求。但我们不能简化,把那些更基本的诉求都忽略掉,只空洞地谈论共产主义这一个东西的实现与否,这样的话,到头来我们恐怕根本连最初为什么要追求共产主义也搞不清了。
    “想有一个女朋友”作为“一个”要求,确实是可能被一劳永逸地实现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欲望都同时被一劳永逸地满足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找到女朋友之后岂不是再不必有后文?找到女朋友之后,对关心和被关心的欲望、对安定和刺激的欲望、以及性欲等等,都不会被消除,所有的欲望都将保留,甚至于或许会变得更加强烈,于是在确立关系这一次性的事件之后,建立持久的羁绊成为可能。如果说这一次事件之后相关的欲望就被消除了,我就想象不出接下来的关系如何维系了。

  • 耘籽

    2008-10-14 16:36:40 匿名 124.205.78.24 

    “但很难说“想要一个女朋友”就是一个独立的,要么整个被满足要么不被满足的“欲望”,它是“一个”要求,其中包含着“许多”欲望。”
    那么,你还是作出了“要求”与“欲望”的区分。可否认为,在你看来,“要求”的特点是可以一劳永逸的满足的。但它本身又可以被分解为永远不能完成实现的系列欲望。
    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呈现的是某种“要求”,或许我们自己对其背后的欲望序列都一无所知。在你看来,是否该在追求前,先把自己的“要求”进行一番分解呢。当然,大多数人是不可能这样的。

  • 古雴

    2008-10-14 19:20:42 

    当然。不然哲学是干啥的呢?哲学的工作不正是自我反省吗?我究竟想要的是什么?这当然是一个哲学家不能回避的问题。“大多数人”往往只是在受到挫折之时才被迫反省自己的要求,而缺乏自觉的反省,被僭妄的理性所蒙蔽。
    更精确地说法,“欲望”在根本上应该是不可数的,任何用“要求XX”、“需要XX”、“渴望XX”、“追求XX”等方式将欲望“对象化”、“具体化”,都是理性的功能。欲望本身作为非理性,是没有是非对错之论的,而只有说欲望某个特定的对象或理念,才有了对错之分,因为理性是会犯错的。
    大多数人缺乏理性的自我反省,因而常常被外在的理性力量所支配,严重者则陷入狂热。这种状态经常被称为非理性,被视为受到自己的欲望的支配,然而在我看来恰好相反。
    一个人“自然的”欲望其实是相当有限的,无外乎食欲和性欲,但肉体本身就给这些自然欲望设立了节制,一个人出于肉体的局限,不可能无限度地饮食或做爱,这些欲望即便完全纵容,如果没有理性的辅助,但凭人作为动物的能力,也不会导致多么过分的后果。只有当这些欲望被理性不恰当地引导时,才会导致危险。比如说一旦把原始的肉欲引向了“金钱”这样一个概念,并让这个概念反客为主,让对金钱的要求掩盖掉最初促使我们追求金钱的原始的欲望(那些欲望本是有节制的),以至于变成为了金钱而追求金钱,就将导向不可控制的迷狂——因为金钱这个抽象概念相比那些原始的欲望而言,丧失了限度和节制,金钱的数额可以无限地增加,有了一千元还想要一万元,有了一万元还想要一百万……肉体本身不再能提供自发的节制,如果理性也不予以节制的话,这一个抽象而虚幻的欲望将可能无限度地膨胀下去。
    当然,就一个无限膨胀的欲望本身而言,按我的思路,它是将“不满”作为“不满”保存了下来,也能够提供持久的快乐,因此我事实上可以为拜金主义提供某种辩护(很早以前就写过相关的文章)。然而这种“不满”是被扭曲的,因为一种特定指向的欲望一旦无限地膨胀,将遮蔽更丰富和多元的追求,让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变得更加狭隘和单调。
    比拜金主义更加危险的则是我所说的“关键词燥热症”。比如说追求“科学”、追求“民主”之类。如果仅仅把这些概念当作单纯的“标签”来追求,而不再去追问它们究竟有怎样的内涵,忘记了我们究竟出于哪些渴望的考虑,才那么盼望“科学”与“民主”。而是生硬地把它们当作某种单一的,要么得到要么没得到的,标签式的东西,再来高喊“我们要科学”、“我们要民主”,那都变成空洞无物的口号,如果还要为此不顾一切地诉诸一切手段,那就极其危险了。
    哲学的使命,当然就是要去反省和分析那些似是而非的要求,看看这其中究竟包含了怎样的内容,认清这些要求的根源,以及它们的实现将意味着什么。

  • 耘籽

    2008-10-14 23:56:39 匿名 124.205.78.24 

    说得真好。
    另,很想看到这句话的展开,因为暂时不觉得是这样:
    “爱”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意义毕竟是“欲望”和“需求”,其根源则是“不满”。
    可能你想要另起一篇或酝酿一阵再写相关的吧?

  • 古雴

    2008-10-15 00:09:51 

    是啊,这个“爱”的哲学已经酝酿了太久时间了,不过还没能憋出文章来。等实际写出来时或许我的表述会有修正。我尽量争取在最近写出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