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批注》》…………

《〈论语〉批注》》…………

今天在内在书店淘到一本奇书,读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七〇级工农兵学员:《〈论语〉批注》》,中华书局1974年
下面随机摘录两段比较简短的“批判”

10·22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注释] 1
朋友——指与孔丘志同道合的人,这人死了,没人管,显然是个破落贵族。
[译文](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人管,(孔子)说:“由我来负责安葬。”
[批判]
孔丘的得意门徒颜回死了,他呼天抢地,显得万分悲痛,但要他给颜回买个套棺,他却一毛不拔。在这里,他的朋友死了,他却说,由他安葬。他故意做出这种仁爱慷慨的样子,是为了笼络人心,勾结党羽。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注释] 1 木——朴实。 2 讷——说话迟钝。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断、朴实、言语谨慎,接近于仁。”
[批判]
孔丘在这里要求奴隶主贵族为复辟奴隶制同新兴地主阶级作斗争时,首先必须刚强果断,其次必须谨言慎行,装出老实的样子,不要露出马脚,善于使用隐藏的反革命手法。在孔丘看来,能做到这几点,就近于他所谓的“仁”了。

这些文字在现在看来是令人捧腹,但想到三十四年前同样的北大哲学系的“师兄师姐”,他们写成此书(对论语逐段进行批注,我选的是最短的批注,一般对每句话有半页到一整页多的“批判”,外加最后附的“孔丘的反革命的一生”),写得言辞慷慨、气势十足,实在也挺不容易的……而他们写成此书,相比也颇会有成就感吧,他们读着此书相比心中是激情澎湃,而绝不会像我读时的忍俊不禁。我们不必用太苛刻的眼光去评价他们,那是个疯狂的年代,人们都容易变得疯颠了。不过现在这个时代也有现在这个时代的疯狂,顶多是程度比文革时弱一些,谁知道几十年、几百年后的人再回首看,会不会也为我们现代的愚昧而捧腹——读一读那个时代的文字,想一想我们现在或许也身处某种迷狂之中而不自知,虽然我们或许不知道我们的时代是否仍是迷狂,然而保持一颗谦逊的心总是很好的

最新评论


2005-12-14 13:25:43 
果然奇书,快叹为观止了

依芜
2007-10-01
20:38:04
好书好书啊~~哈哈哈哈~~可以用来缓解压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