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大统一(高中时的文章)截选和说明

哲学大统一(高中时的文章)截选和说明

有人说哲学到黑格尔就己经终结了,马克思主义最终消灭了哲学,这显然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的确在社会实践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理论等方面有所突破,开创一个新时代,但马克思主义还缺少很多,很多。
作为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以人的解放为追求,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大统一哲学”,从而真正地“消灭”哲学。
我当然没有能力建立那样一套“大统一哲学”,但我希望从我的论文中能揭示一些中国正统哲学所缺乏的东西,并展望哲学大统一发展的方向。
那么马克思主义到底还缺少些什么呢?现在我先来简略地归纳一下:
1. 自然哲学
在自然哲学方面,正统马克思主义还停留在一百年前的阶段,或许马克思主义根本不打算包含自然哲学:马克思虽然汲取了当时最新的科学成果,但他对自然、宇宙的思考和研究还是比较肤浅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也并不成功,他们在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上的成果与突破甚至难与康德、贝克莱、马赫等唯心主义大师相提并论。在20世纪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同时,马克思主义远远地落后了。
2. 精神哲学
马克思等人虽然对社会的发展和演化作了深入的分析,却缺乏对于精神现象、意识本质、心理分析、人性、爱欲等方面的探讨,只会按部就班的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们就当然不把这些领域当回事了。而自从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学以来,这些领域恰恰是哲学界内十分热门的。
3. 美学
从古至今,美学始终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大科学家也常常把“美”挂在嘴边、津津乐道。但马克思主义似乎没有在美学上有什么见树,似乎马克思主义只关注和揭露社会的丑恶:矛盾、冲突、压迫、剥削、斗争、暴力……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美被赋予了强烈的阶级色彩。但这绝不是一切,美也是普遍存在的是具有全人类性的,美学应该是一个完整哲学的必要部分!
4. 逻辑学
数理逻辑作为独立的学科已渐渐从哲学分化出来,但是逻辑学始终是贯穿于哲学的所有部分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是哲学的支柱,一旦支柱不稳,整座哲学大厦难免倾塌!而逻辑上的严密性恰是正统马克思主义所缺乏的,你不妨翻一翻高中一年级政治课本,其中循环论证、自相矛盾与“定义”论证比比皆是,我不知道专业教材如何,但这起码说明了中国哲学界对逻辑学的忽视!
5. 人本精神
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以人为核心的,但传到现在,马克思主义者们一直在强调什么物质第一、铁的规律、绝对必然性等等,人的因素、人的作用和人的创造本性越来越被忽视,这就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和宗旨。
如何改善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足之处呢?除了自我发展外,主动吸取各种哲学流派的现成成果是最快捷省力的方法了,各种哲学流派无论古代现代、唯物唯心、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是有其合理性的,对于这些理论,我们不仅要会批判,更要会接受!
批判是一种理论思想武器,它使我们善于发现谬误。但是物极必反,批判任何理论都应把持一个度,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错误的理论也没有绝对正确的理论,在自己的理论还不完善甚至有漏洞的时候还忙着大肆批判别人必将影响自身理论的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经济、教育等方面都开始与世界接轨,但是中国的哲学发展仍处在“停步不前”的状态,并且几乎与外界隔离,究其原因乃是中国哲学界的“闭关锁国”而致。难道我们要眼睁睁地看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步步地走向堕落吗? (* 如果你是搞哲学的,可能会觉得我这些话太过危言耸听了,因为现在的中国理论界应该说已是比较开放了。但我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看,我们的理论界仍是非常落后的,那些新的、反正统的理论并不能由课堂、书本、传媒等渠道传给我们,我们所接触的“哲学”非常政治化,枯燥、陈旧、不严密、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给那些正在逐步建立世界观的学生们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不言而喻,学生们往往对哲学表现出厌烦情绪,这样中国的哲学就难以跟上时代步伐了。)
我一点也没有“马克思主义已过时”之类的意思,而我却和许多官方人士(如教材的编写者)不同,我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来接受。我看到许多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是一种信仰来崇拜,马克思主义简直成了中国的“国教”,这种崇拜往往是盲目的!我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需要用“发展”的观点:在一百年前,现在,和有限的未来,人类都无法穷尽对自然的认识,而以世界观为基础的“哲学”当然也不可能达到终极,所以任何的哲学理论都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而对那些西方的哲学理论,我们需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在马克思之前,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似乎是水火不容的,而马克思等一代伟大的哲学家统一了它们,开创了划时代的辩证唯物主义 (*许多人这样说我也就这样写了,其实是有争议的。在后面你会看到马克思主义可能并非唯物主义。马克思开创了“实践哲学”才是最重要的!)。而现在,某些哲学思想(如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似乎和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但相对立就不能统一吗?那些把“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同志显然把“对立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给忘了。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了“解放思想”的精神,但有些同志曲解了“解放思想”的涵义,提出了“统一思想才能解放思想”的观点,其实“统一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方面:我认为统一思想是解放思想的目的,为了统一思想,绝不能靠教条主义,更不能靠“封杀”其它思想,而是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吸收并发展其它理论中的合理部分,使自己的理论成为最完善的理论,成为“大统一理论”,这样人们自然而然会统一思想了。而解放思想,广开思路,正是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途径。
我向往“大统一哲学”,但绝不能急于求成!哲学上的“大统一”比物理学上的“大统一”更为艰难。人类现在认知的范围还太小,另外,认知的越多可能会越发觉自己的无知,因此建立任何“大统一”理论都难以在可预见的将来实现。不要在任何时候自以为得到了某种大统一的东西,这样反而会阻碍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某一阶段就是把自己抬高到“大统一”的“凌驾”地位,自认为终结了一切旧哲学,结果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我认为,应该把“大统一哲学”作为一种追求,把哲学“大统一”作为始终不懈的努力。结果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过程,我不知道会不会有完成“哲学大统一”的一天,但这并不重要,哲学的意义在于推动自然科学和社会体制的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的进化与解放,一旦真的实现了“大统一哲学”,意味着哲学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就将渐渐走向衰亡,而哲学对人类发展的贡献正是在“哲学大统一”的进程中体现出来。
我正是本着“解放思想”的精神,和对哲学理论的大统一的追求而做的这次研究。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及写作时间仓促,本文难免会有缺漏和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另外,希望本文是“抛砖引玉”,能引发更多的人共同关注和追求哲学的“大统一”。

《哲学大统一》之 形而上学的意义

EPR 发表于 2005-07-31 14:50:36

形而上学的意义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孤立、静止、片面的世界观!这是政治课上学的。
高中的哲学课(政治课)把形而上学描绘成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的与唯心主义并列的“垃圾桶”哲学,即是说可以把所有错误的、偏极的甚至幼稚的哲学思想统统归咎于它们——有时候甚至连“垃圾分类”也懒得做。于是形而上学似乎包含着几乎所有可以想象到的谬误。
简直是幼稚可笑到极点了——刚接触到形而上学时我这样评价它。但随着老师和教材把越来越多“垃圾”塞向形而上学时,我开始反思:这样差的理论竟有许多哲学家去研究它?竟然会有这样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开始寻找形而上学的真实涵义:我发现形而上学完全被教材曲解了——它把古今中外各门各派的形而上学的各种缺点捆在一道,却忽略了形而上学的任何优点,甚至忽略了其原意而把其谬误作为定义,形而上学被撕得破碎不堪!
哲学发展的动力是争论,而当今哲学界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物质第一或精神第一?不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在几百年前已达到高潮,而现在,提起它们的人越来越少了:在中国,所谓辩证唯物主义控制着思想界,唯心主义早已被攻击到无还手之力,谈不上什么争论了;西方现代哲学分成两大思潮即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其中科学主义推斥形而上学,而唯物与唯心是不能实证的,是形而上学的问题,因此科学主义者并不争论唯物和唯心,而人本主义以人为核心试图重建形而上学,他们往往持主客体统一的观点,并不关心唯物和唯心。因此,现代哲学的争论核心早已经转移,概括起来就是形而上学是否可能及如何可能的问题。
真金不怕火炼,如果马克思主义真的已经是完美无暇,真的可以丢弃形而上学,那是不怕让他人了解真正的形而上学的意义的,完全没有必要把它弄得面目全非;如果不是,那就不妨多听一些正面反面的意见了。这便是笔者要写本文的源起。

导论
在新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逐步地与国际接轨,跟上时代的步伐。但相比之下,在哲学方面的进展还慢了半拍。
中国的哲学从先秦时期开始曾繁荣鼎盛了很长时间,但后来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一枝独秀,鹤立鸡群。虽然后来儒学也有过很大的发展,并且形成儒、道、佛“三足鼎立”的局面,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复出现,几千年来总是儒学在统治着中国思想界,缺少争斗难免会故步自封,终究由盛传衰,止步不前。再加上近代中国的“闭关锁国”,缺乏交流、缺乏创新使中国哲学远远落在了西方哲学之后。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给中国哲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好景不长,自新中国诞生至文革这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思想界又回到了“闭关锁国”,只不过“独尊儒术”换成了“独尊‘马’术”。直至今天这片阴影还没有散去,阻碍着中国哲学的进步。
在一百年前,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人类都无法穷尽对自然的认识,而以世界观为基础的“哲学”当然也不可能达到终极,所以任何的哲学理论同科学理论一样,都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而归纳和接收其它理论的优点是自我升华的捷径。
批判比赞美要好:你若是听到一百个人赞美你,哪怕他们说得全部客观、全是事实,对你也没有任何好处,只会令你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而若有一百个人批评你,哪怕其中九十九个都是虚造的、不客观的,只要有一个人切中你的要害,指出了你未曾发觉的缺点,而你又接受了他并予以改进,这就是你的一次飞跃。于是,善意地批判别人是好事,这使你更能分辩是非,而对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双方都会进步。但若是一味地攻击别人却从不批判自己,居高凌下、自高自大,那就是太“无私”了。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我们还应该不停地赞美马克思主义吗?
盲目地抬高一种理论的地位,尤其是对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中的现代学生,并不会起到思想统治的目的,反倒可能激发逆反心理。
笔者绝无“马克思主义已过时”之类的意思,只是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来接受。许多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是一种信仰来崇拜,马克思主义简直成了中国的国教,这种崇拜往往是盲目的!难道现在人类的智慧已经达到至高境界了吗?一切理论都不是完善的,马克思主义无疑是非常不完善的!但笔者相信,马克思主义是最优秀的。写本文的目的并非要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希望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不断完善,成为真正包罗万象的“智慧之学”。
我不指望我的每一个论点都正确,就像前面说的,如果读者在论文中找到一两句话能够引发你的思考,觉得有点意思,我就很满足了。

一、形而上学的由来
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之后》一书的称呼。亚里士多德写了一部关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时间、空间等问题的著作,讲的是具体事物的道理,叫做《物理学》。同时,他又写了一部关于世界的本质、属性和要素等基本原理的著作,讲的是世界最高原则的抽象道理,但没有书名。亚里士多德死后,他的学生在编纂这部著作时,把它放在《物理学》著作的后面,故定名为《物理学之后》。
而中国的“形而上学”源于《周易•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意思是,在有形体的东西之上的,凭感官不能感知的东西叫做“道”;有形体的、凭感官可感知的东西叫做“器”。关于“道”,老子有了更深刻的阐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为‘道’。”又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看出,老子以为“道”是万物的本源,“道”产生了万物并永远周而复始,独立不改。而且,老子以为“道可道”,即自然是可以被认识的,规律是可以被运用的。
从中西两个“形而上学”的起源来看,“形而上学”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种种现象和规律背后的本质,即探索“本质世界”——这里的“本质”并非把表象综合、归纳出的“本质”,而是指在感官经验之上的超经验和非实证的本质。
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古至今始终是哲学的核心,又称“纯粹哲学”。
到了黑格尔,形而上学被赋以了新涵义:“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否认发展的学说的总称”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形而上学下了更准确的定义——“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其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彼此孤立,永远不变;如果,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 现在教科书上的“形而上学”即是这个定义。笔者认为,这样的“定义”只不过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一种理解,而并不是创造了一个新定义。而且马克思只是说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并不是说它们水火不容,不能统一。其实,“形而上学与辩证法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能够、并实际上经常处于转化之中。” 但是,现实中,凡是与唯物辩证法对立的思想都可以套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界限开始模糊——似乎唯心主义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唯心主义 ,这样,就没有人去关心形而上学的真正意义了。
笔者以为,马克思的理解(孤立、静止、片面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与原来(探索本质世界的超经验学科)的本质是相通的:既是“本质”,就应是独立的,不受外界事物和表象变化的制约,因此是“孤立”;本质的,当然是不受时间、地域和表面形态所制约的,静态地观察有助于排除干扰,看清本质,因此是“静止”;探索非实证的“本质世界”,当然只能是先验地推测,事实到底如何有待于后世的检验;形而上学只是给予启发和接近真理而不是给予真理,因此形而上学必定是“片面”的。但这并不能证明形而上学是垃圾,这些特点中既是形而上学的缺陷,又是它的优点,因而形而上学体现出对形而下学的促进作用和与辩证法的互补关系,这下面会具体论述。
黑格尔后的欧洲,形而上学同唯物论结合起来,使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带有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性质,并取代朴素辩证法,在人们的头脑中居于统治地位。资产阶级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看待社会历史现象,否认了社会矛盾,否认了发展和否定了社会革命的作用,把资本主义世界视为永世长存的东西。因此反动阶级总是把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作为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工具。于是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家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彻底批判。但是须注意到的是,其实那些资产阶级反动者们并不懂真正的“形而上学”,他们所谓的“形而上学”是一种曲解,并且走了极端。就像苏联解体和中国的文革时期一样:由于政府曲解了马克思主义,走了极端,但如果因为某一个阶段走了弯路就说马克思主义行不通,那就是以偏概全了!对“形而上学”也是一样,应该全面地去认识,还它应有的地位。

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号称“联系、发展、全面”,而形而上学号称“孤立、静止、片面”。且不论这样讲是否贴切,总之许多人试图以此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划清界限,可惜他们没有学好辩证法,没有领悟“对立统一”的道理:长处在某些场合可能会成为缺陷,短处在某些场合成为优势,对立双方可能互补,没有互不相容的矛盾!辩证法或形而上学都是观察世界、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哲学本身也是方法论,它只是带给人们智慧,启迪人们的思维,起着指导和启示的作用。——而不像科学真理。真理只有一种形式而思维方法却可以五花八门。不同的思维方式就像以不同的镜片看事物:你有近视镜、放大镜、太阳镜、望远镜、显微镜等等,聪明的你当然不会坚持只用一种镜片,你会根据地域、环境和观察对象的不同而更换镜片。各种镜片各有长处和短处,都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哲学也是同样,至今没有什么哲学是无所不包的,那为什么不多了解一些,从多个角度思考不是更好吗。
笔者认为,辨证的本质是“在对立意见的论辩中把握真理”,她是一种把握真理的方法而不是真理本身,形而上学是另外一种方法,即使在许多时候不如辩证法好使,但并不代表必须被消灭了。好比是隧道与轮渡都是到达对岸的方法,隧道当然比轮渡更先进、更快捷,但没有人造了隧道就砸了轮渡的,因为隧道和轮渡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合的范围:如隧道造价高、易塞车,轮渡成本低、不会堵车,机动车适用隧道,行人和自行车适用轮渡等。同样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并不冲突,而是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完全可以同时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哲学,并不会引起冲突。任何一个不完善的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正如量子力学适用于微观世界而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世界那样,笔者认为研究社会问题时应该侧重辩证法,而研究自然科学问题时应侧重形而上学。
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正是科学研究所常用的:虽然任一对象都不可能是完全孤立和静止的,联系和发展必然存在。但在对科学研究的对象而言必然要是孤立的,因为研究者是能动的,因此可以把与对象相联系的外界因素降到最低并最终忽略这些因素,而一旦另一事物与研究对象的联系无法忽略时,只有把它们放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研究对象必然是在孤立状态的。而所谓“静止”,是指一切事物内部总是存在着永远不变的东西,前一章写过《小百科全书》对形而上学的解释:“……如果,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这正是形而上学的特点——认为事物的表象虽然变化、发展,但最本质的东西是不变的、静止的。这正是科学研究所必备的最基本的信念——守恒!比如说三态的变化,本质上是原子间距的增减;化学变化,本质上是原子和电子场所的变更;基本粒子的变化本质上是夸克场所的变更……而事物变化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决定事物能否发生某种变化,而外因才是使事物何时何地何种方式发生何种变化的直接原因 ,因此说“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然而,对于研究对象,无论从其内部或外部而言,总有着许多无法控制和预知的因素,科学研究不能强求“面面俱到”,只有相对的“全面”,一切理论总是有片面性的,做科学研究就要正视现有理论的片面性,才会不断突破和创新。
当然,辩证法更是一种好的思维方法,尤其是当研究社会问题或是思考日常生活和工作上的问题时,往往更需要有辩证的头脑。因为人类社会虽然是生于“自然”,但意义与“自然”完全不同:人类就像“自然”母亲怀中呀呀学语的婴儿,虽无法脱离母亲的怀抱,却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而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与“自然”的差异性:比如说,熵增是自然界的一条普遍规律,即自然界总体总是向越来越无序的方向发展,而人类社会恰恰相反,难道能说人类社会总是趋于混乱吗?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自然规律照搬到人类社会上应用。在自然界,矛盾的两方所呈现的总是和谐的对称美,而在人类社会,因为有了善与恶、好与坏的概念因而矛盾的两方往往呈现的是对立、冲突和斗争等等不和谐;另外,在自然科学中,矛盾往往是事物运动的表象而非本质,比如正电与负电、引力与斥力、物质与反物质、裂变与聚变、分解与化合等等,这些“矛盾”在本质上是对称的、平等的或是互逆的,只是某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形式而已,谈不上互相斗争;而人类社会中,“矛盾”往往是事物发展的本质的推动力,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等等,这些矛盾往往是不对称的、不平等的,并且存在着冲突和斗争,从而在斗争中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比起自然科学,人类社会中的矛盾更需重视,这便是辩证法更适于社会科学的原因。
当然,这个适用范围只是说什么时候该侧重什么,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间并无明确的界限,它们是哲学,而不是科学或宗教,不需要争个你死我活。无论是科学研究、社会研究还是日常生活,完全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对立而互补的思维方法。

三、科学与形而上学
前一章所指的“形而上学”只是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方法,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同时,从“形而上学”的字面上看,可以将其理解为“研究‘形而上’的‘学’问”,这样,“形而上学”便成了一个学科或是一种研究领域,这便是广义的理解。此时,与“形而上学”对应的不再是“辩证法”,而是“形而下学”。
形而下学是实证地研究有形体的,可以感知的实体;而形而上学是先验地探求实体内部无法直接感知的本质。形而下学在古时便是“物理学”,到了今天,发展成物理、化学、生物等一切实证科学的统称。形而上学又是本体论,或是纯粹哲学,在很长时间一直是哲学的核心内容,在很多时候是哲学的代名词。
在古代,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是同时诞生的,它们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的思维跃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同时,正是因为人类对大自然的无知,才产生了形而上学。形而下学研究的是实证的规律,即是可以感知和验证的事物,但由于技术的局限,人类所能感知和实证的终是有限的,而思维却可以不受技术的制约。于是,哲人们用思维(而不是实验)来探索表象内部的本质,经验之上的超经验,这便是形而上学。
到了今天,这种形而上学甚至是哲学本身正开始受到质疑,例如中国的“科玄之争” 中的“科学派”;及西方两大新思潮(科学与人本)中的科学主义思潮 ;还有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些新思潮纷纷将矛头指向古老的形而上学,主张科学万能和消灭形而上学甚至消灭哲学。
这些思潮的产生与其时代背景大有关系: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好是科学发展到了一个顶峰的时候:化学有了元素周期表;生物有了进化论;地理有了大陆漂移论;科学的基石,物理学也“仅剩两朵乌云”。科学的进步给人类的物质与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化。于是,许多人开始相信科学是万能的,科学将解决包括自然、社会、人生在内的一切疑难,从而推斥形而上学。笔者认为,他们没有正确把握科学与哲学(形而上学)的关系,而不能理解哲学(形而上学)的意义。
传统的教科书马克思主义体系认为: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在于,哲学以世界整体作为对象,科学以世界的局部为对象:哲学试图把握的是世界一切现象的最普遍的规律,科学所研究的则是特殊领域和特殊形式中的规律,因此,哲学和科学的差异在于整体和局部、普遍和特殊的差别,而两者的联系在于,哲学是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对各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有指导意义。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很有道理,却仍有缺陷。因为这只是说明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却没有释明其各自独有的特点。在传统教科书看来,哲学与科学的区分仅仅在于其研究领域的大小广狭,而事实上,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与科学相比,哲学和宗教、文学、道德、政治更像,除了理性外,更是一种意识、一种文化,比如中国的“佛、道、儒”,不仅是三个传统的哲学流派,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支柱。这种意识和文化不会像科学那样,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却是文明进步所不能缺少的。
从方法上讲,科学与哲学也有着原则上的区别: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客观的、实证的 ,需要排除主观因素,研究的结论不被研究者的主观意向左右,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科学规律;而哲学研究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论与研究者本身的文化、信仰有密切联系,哲学理论是思维方法或实践指导,不是法则,只要其科学基础正确,就没有对错正谬之分。比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许多人认为唯物主义是真理,唯心主义是谬误,笔者也相信这点,但这只能是一种信仰,唯物与唯心主义并不是科学,而是哲学,是不能实证的——虽然许多事实都“证明”了唯物主义,但这需要事先假定这些事实是客观的,即要假定唯物主义是正确的才行,如果先假定唯心主义是对的,那么“物由心生”,那些“证据”亦是自心而生的,不是客观的,又怎能证明唯物主义呢?
对于某种形而上学,可以认为其正确或荒谬,但不能证明其正确或荒谬。一旦一种形而上学被证谬,那就是“过时”了;一旦被实证,那就与科学没有区别了。事实上,形而上学向科学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科技与文明的发展:最早的是古人对世界本元的思考,如“火”说(赫拉克利特)、“水”说(泰利斯)、“原子”说(德谟克利特)、“四元素”说、“五行”说(《尚书•洪范》)、“端”说(墨子)、“道”说(老子)等等。这些理论在当时都是有理无据,但它们却启迪了古人探索万物本原的思维。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说法大都被淘汰,而原子说被验证而成为科学(老子的“道”仍是形而上学);又有光的粒子说(牛顿)和波动说(惠更斯),两者都有一定依据却都有缺陷,数百年来斗争不断,此起彼伏不分上下,最终发现两者都是对的;还有近代物理中的马赫原理、高维宇宙理论、弦理论及量子色动力学、哥本哈根解释、隐变量解释、多世界解释等等理论,由于带有大量目前无法验证的假设,因有都带着形而上学,是超经验非实证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们之中有一部分将被淘汰,一部分将被验证而转入实证科学范畴,也会有一些理论可能永远无法检验。而不管是验证还是淘汰还是无法检验,大部分形而上学思想在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中是起着启发和推动作用的,形象地说,形而上学是形而下学的“催化剂”。
那些实证主义者不会同意笔者的观点,他们认为不能被实验检验的、不能创造实际价值的理论和思想是没有用的,只有从实践中得到的和可以创造实际价值的理论才是有用的。其实从上面的事实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实证主义者的目光短浅,就像某位科学家说过的一句名言——“争论一个问题而没能解决它,比解决了一个问题而没有争论它要好!”(约瑟夫•朱伯特 )从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看,最顶尖的物理学家往往都热衷于形而上学的讨论,而他们的争论确实推动了近代物理学(特别是量子理论和弦理论)的飞速发展,这些理论虽然在目前还尚未创造出多大的实际价值,但是它们会像电的发现、计算机的发明那样,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价值!
曾有人问笔者“争论的目标不是解决问题吗?难道是为了争论而争论?”其实,争论的目标当是要解决问题,但并不是说没有解决问题就是没有得到成果,做一件事的价值不仅在做成这件事,更是体现在做这件事本身。打个比方说,争论好比是攀登珠峰,目标当然是峰顶——谁是冲着半山腰去的?但登峰的价值在“登”而不在峰,只要努力去攀登,哪怕登不上峰顶,你还是可以很骄傲地说:我离目标才一步之遥,在路上我交了许多朋友、见识了不少自然奇观、勇气和体能得到了锻炼等等;但若是你乘飞机上了珠峰,那你得到了什么呢?又如数学中的三大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费马大定理、连续统假设等等问题,其结论本身都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追求她们的过程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新理论、新方法及新分支。形而上学的争论也是如此,无论有没有、能不能得到结果,其争论本身就会带来很大的价值!把目的与价值等同起来正是那些实证主义(实利主义)者的想法。
综上所述,科学与文化是形而上学基础,而形而上学又推动着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虽然现在的科学比起古代已经非常发达了,但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十分无知的,而且,科学的发达在丰足人类物质生活同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们精神和信仰上的空虚:当人们以科学理性的思维看待社会时,便变得愈来愈实利和机械,人本身之存在的意义也正被理性冲淡,因此,形而上学仍有着存在的意义。

结语
终于写完了!自我感觉本文缺点是缺乏连贯性和流畅感、缺少“引经据典”;优点是完全独立思考,独立写作,有诚意。其实哲学是人人都能研究和思考的,因为哲学归根结底是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方法,别人的哲学只能拿来启发和借鉴,不必被书本所局限。
总结一下,其实我的观点也很简单:
一、 我欣赏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本质的、精髓的东西,但我认为现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中一些具体化的理论存在着许多缺陷,与西方现代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落后及不完善,改善这不完善的方法是吸取西方哲学的经验以及开展内部争论。
二、 哲学是一门关于思维方法的学科,她以一切人类思考的对象为研究对象,但她并不会得到真理,她的结论是思维方法。经常地,哲学会用新的思维方法来反思旧的思维方法从而归纳出更新的思维方法,哲学的发展是人类智慧和思维深度的发展,她与文化和科学互相影响并互相促进。
三、 辩证法的实质是“在对立意见的论辩中把握真理”,而不是真理本身。形而上学也是一种把握真理的方法,同样地还有系统论、还原论等等,就像是观察世界用的各种镜片一样,你买了高精度的显微镜也不必扔了放大镜,有了天体望远镜也不必砸了普通望远镜。同样,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没有“你死我活”的必要。
四、 形而上学是一个以未知的本体为对象,试图先验地得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永远不变的本质,她所得出的同样是思维而非真理,她可以超越技术上的局限充分发挥人类的创造力,她对科学的发展通常有启发作用。只要人类依然无知,形而上学就一定存在并有着存在的意义。
还是那句话,我并不指望读者能接受我的每一句话,对我来说,只要有一句话让你觉得有点意思,可以引发你的思考,我就很满足了。

参考书目
《中国小百科全书》

• 当然是电子版,比起《大百科全书》来要小许多,优点是简略,程序编得极差,需要用Acrobat Reader读,还会有乱码。

《寻找薛定谔的猫》约翰•格利宾

• 难得的一部以量子理论为主题的科普著作,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科普大师,这可能是目前最生动、最详细、最深入、最通俗的量子理论的普及读物,非常值得一读!

《皇帝新脑》罗杰•彭罗斯

• 罗杰•彭罗斯是非常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本书力图形而上学地解答人类如何思考及人工智能会不会有意识等问题,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物理学、哲学等多方位的知识。

《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衣俊卿、丁立群、李小娟、王晓东

• 这本书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2万字的容量对20世纪西方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新思潮作了全面、客观的介绍和评述,这些马克思主义新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重要的帮助,非常值得一读!

《高中一年级政治》

• 虽然论证极不严密,语句破绽百出,并有“愚”民之嫌,但其中的观点大多数还是好的、积极的。

《哲学与科学》杨向奎

• 既有复杂的公式运算,也有古哲人的之乎者也,感觉怪怪的,有一点启发。

《形上之思》朱德生

• 很不错的书!只看了两章便对我有很大启发,作者的观点与笔者类似,正在阅读中。

《形上的智慧如何可能》郁振华

• 有对“科玄之争”的论述,重点是中国近现代哲学,试图解释科学时代是否需要形上学和如何形上学。很好的书,正在阅读中。

《哲学大统一》之 四、新马克思主义思潮

EPR 发表于 2005-07-31 14:56:14

(*新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很杂,就算是写一册书也难以理清——事实上有那么一本很好的书,我在参考书目中已列出。但这些书往往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视角作一些介绍,而自已没有明确的观点与立场。我希望以自已的理解来把握和统一那些新马克思主义,但这实在太困难,加上写这一章的时间是最少的,因此这一章写得有些仓促,并没有把我个人的某些观点表述出来,但由于马克思主义是我的理论核心,我希望读者不要跳过本章,先将就着看吧。)
1.引言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界流行着一种十分有影响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代表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它终结了一切旧哲学,并使得在它之后产生的一切新哲学都不可能具有创造性和进步性,而只能具有保守、落后、腐朽、反动的本质。(这样的说法在许多老一些的教材中找得到)于是,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穷尽了一切真理的封闭的理论体系。即使在现在,这样的保守思想仍在相当一部分同志心里根深蒂固!
以史为鉴:历史上每一个划时代的理论诞生之后都有相当一部分人产生了类似的思想,这些人往往成为理论发展的障碍。
我们必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只不过是哲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罢了,前面的路很长很长!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的,但并不是说革命一次就够了,而是要始终坚持革命!而且,革命不能肤浅地理解为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更重要的是在政冶、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全方位的革命,不然,马克思主义者们将从敢于创新,勇于战斗的“革命派”变成思想沉旧,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保守派”!
为了不使马克思主义“变质”,我们就要解放思想,善于创新,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而那些新马克思主义者们早已为我们开拓了道路:
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也有很大的发展和分化:除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正统马克思主义”外,在欧洲也产生了许多“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这些学派都是以马克思的学说为基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和实现人类解放。但由于对马克思理论的阐释不同,他们的学说与正统马克思主义互不相容。这些新学说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是被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界视作异端的,直到现在,中国的理论界才开始较为公证地对待这些新学说。
所谓“正统马克思主义”是指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占正统地位的,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基的马克思主义经前苏联哲学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通常又被称作“苏联教科书哲学体系”。这种理论体系主要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和经济必然性为主要内涵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即经典唯物史观,却不了解马克思的早期著作 ,即不了解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哲学构想。由于其没有全面和深入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质,在发展过程,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和造成几次重大的历史失误。
“正统马克思主义”对客观必然性过分强调,忽视人的主体性,忽略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实际情况的差异性,把自已的理论看成放之四海皆准的“铁的规律”,容易造成诸如前苏联“肃反运动”、中国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些极端性的错误。而且从前苏联和中国的很长一段时期里(直到最近的中国才稍有改观),“正统马克思主义”不承认人类历史发展和革命道路的多样性,否认人类思维的多元性,把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行动称作“唯一正确的”,把一切不同观点斥为“反动”,极其严重地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同其它理论和文化的交流,造成了现在“自我封闭”的后果。
“正统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曾遇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批判,其中也包括本是同根生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潮。从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理论界渐渐地反思“正统马克思主义”中的漏洞与局限,这些原来被视作“异端”的理论开始引起中国理论界的关注。让我对那些理论简略地向大家作一下介绍:

2.概念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正统教材告诉我: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但这是不准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为基础,我前文已有提及,他把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简单地等同起来,作为自然哲学而言是不成功的;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把历史进程机械化,过分强调客观性和必然性,并没有重视人这一社会和历史的主体,把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一些设想理解成铁的规律,其实就陷入了历史决定论,也是不完善的。
其实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有很多,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彼得洛维奇指出:有四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最有影响:一是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科学社会主义及经济决定论表述;第二是普列汉诺夫和列宁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其实第二种是在前一种解释中加入了哲学维度。彼得洛维奇指出,这两种解释都是源自恩格斯的见解。第三种是拉布里奥拉、葛兰西、布洛赫、青年卢卡奇、马尔库塞、列斐伏尔、哥德曼和科西克等新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哲学和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解释;第四种是实践派在前一种解释的基础上发展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的人道主义,革命在这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变革,而是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后两种解释是直接源自马克思本人的。这四种解释中,第一种是主张消灭哲学的,第二种即是现在的正统解释,而后两种属于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其实新马克思主义的见解不止这些,每个人的见解都是不同的,其中最有影响的如卢卡奇的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实践派的实践哲学、布达佩斯学派的激进哲学、科拉科夫斯基的意识形态批判、科西克的具体辩证法、德拉-沃尔佩的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我当然不可能一一归纳,下面我从整体上来对这些理论作一些整理:

3.发展历史
新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哲学史上只是昙花一现——它在兴起于20世纪初期,在20世纪中后期达到顶峰,在20世纪末期走向了衰亡。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是站在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而诞生的,却又不同于以列宁为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有青年卢卡奇、布洛赫、科尔施与葛兰西 。由于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悲惨命运,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和诠释马克思主义。他们都属于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他们的见解往往不谋而合:都反对机械的唯物史观与自然辩证法;持主客体统一的观点;认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及发扬人的主体性;重新审视无产阶级革命,指出由于东西方的差异,西方无产阶级革命仅仅是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而是“全方位”的革命……
二次大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革命和西方社会自觉的或受迫的自我变革,西方各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陷入低潮。对这时候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再去发展一种经济危机及其爆发的理论,再去制定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策略,既无紧迫性,也没有意义。但是社会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完美,现代人在物质享受的同时,却在人性上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迷失了自我。本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扬弃异化和人的解改,新马克思主义(主要指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达到了顶峰。其分支较多,主要代表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南斯拉夫实践派等等,他们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及布洛赫的直接影响或指导,并以青年马克思作为理论依据。他们注重对社会全方面的批判及异化理论。当然,这也是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候,但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远不及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也不太能我引起共鸣,因此不做探讨了。
20世纪末,随着老一代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租继去世,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已经消亡,剩下的只是像哈贝马斯等一些以个人为单位的零星的活动而已。
有些人认为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由盛转衰证明了其理论体系存在缺陷,这有一定道理,但若由此便否认新马克思主义的巨大价值是不可取的。没有任何理论是没有缺陷的,只要有一点是你所不具备的优点,哪怕其它都是缺点,它也是有很大价值的。新马克思主义的确有许多极端或偏激的地方,但总体上看,他们的尝试着为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一条条崭新的道路,在新时期,我们要让马克思主义继续保持先进性,新马克思主义是一座现成的理论宝库。

《哲学大统一》之 五、唯物与唯心

EPR 发表于 2005-07-31 14:58:43

1.引言
上一章已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本身并不强调“唯物主义”,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只是后人及恩格斯的一种理解。反而,青年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本主义既有别于唯心主义,也有别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它们二者统一起来的真理。” 这句话促使我思考传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元对立 的世界观的局限(*现在的教科书还这样告诉我们:哲学界有两大基本阵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其实这是不对的,其实这是一百多年前的情势。20世纪以来,纯粹的唯心主义者在减少,把唯物唯心挂在嘴边的人也减少了,更多的哲学家已经开始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如果要找现在哲学界的两大阵营的话,似乎以“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更加贴切,其中“人本主义”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了。),我意识到主观与客观也可以并需要统一;主体与客体并没有某一方是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而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人(主体)对自然(客体)并非仅仅是无能的所谓“反作用”,“能动反映”: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对的,它们地位平等,同时产生与消失,并没有因果、先后和主次之分。人与自然的关系亦是如此,自然在人意识中的反映与人对自然的影响是平等的“作用与反作用”,自然在人意识中的反映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同时对自然的发展起着影响!下面我将从自然与社会两方面论证主客体统一 的必要性。(*其实“主客体统一”早就是很自然的了,但正统马克思主义在号称主客体统一时往往仍是把客体摆在凌驾地位,因此历史上在解释马克思主义时常常导致偏差。我所要说的是更进了一步,即主客体“平等”,这才是真正的“主客体统一”。)

2.自然规律中的主客体统一
这是马克思的时代所无法预见的。在十九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是牛顿力学,在那时,自然界的一切基本规律似乎都已揭晓,在那时的人们眼里,自然界是机械的,不以人的意志为改变的,一切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现在不同了,人们意识到:人不可能跳出自然来观察自然,我们所感知的只能是“人化自然”,而脱离人的自然是不可知的,没有意义的。
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建立带来了人类世界观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对人类传统思维的冲击将绝不亚于日心说、进化论或潜意识的发现。
传统观点认为,自然是“自在”的,无论人是否观测到,自然界所发生事不会改变,自然界当然是“客观”的。但现在,这种观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粒子同一个时刻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一个粒子可能是波或者粒子,取决于是否对它观测……
在双孔衍射实验中,波通过双孔时双孔形成相干波源,在屏上形成衍射图样,这是一束波分成两束相干波的结果。而每次用单个量子作实验,每一个量子通过双孔后在屏上形成一个斑点,将N次实验的结果叠加起来,得到的也是衍射图样而不是两束波的简单叠加,这说明粒子在通过双孔时分成两半然后自己与自已发生干涉!但若是想考察粒子通过双孔的具体状态,比如在孔上装一个观测器时,你将发现粒子并不会分成两半,而是或者由这个孔,或者由那个孔通过,而同时屏上的衍射图样消失了,你只能得到两束波简单叠加的结果。也就是说粒子的表现行为取决于观测与否!事情还没那么简单,因为波的传播是有速度的,似乎可以在波被发出之后才决定观测与否,也就是说过去发生的事也可以取决于我们现在的决定!而据说这样的实验现在已经做到了!这样的神秘现象在量子世界很普遍,我不一一列举了。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在观察自然时并不能跳出自然,以完全客观的角度去看事物,在观测时不可能排除掉对自然的影响,因此谈论自然时不可能把人排除在外,一个没有观察者的系统是没有意义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无法脱离自然,同时自然失去了人也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失去主体的客观将进入混乱的、不可知的、无意义的状态。所以说不能隔离地去谈主体与客体,必须将主体与客体统一起来考虑!这便有必要超越传统的唯物、唯心二元对立的哲学了。
贝克莱一句“存在即是被感知”广受唯物主义者们抨击,其实仅从这句话来看,说得不无道理: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存在”一词的界定上,如果说是“自在”的存在,当然不依赖“感知”与否,但就像前面说的,人在“感知”的时候必定要对对象产生作用,因此所有被“感知”的事物都不可能是“自在”的了,而只有“人化”的事物才是“被感知”的。那些所谓“自在”的东西既然不能被“感知”,那又如何断定其存在与否呢。或许它们可以通过更表面的事物向我们展露一些它存在的蛛丝马迹,但毕竟没有被直接地感知,此时说它们“存在”只能是依靠形而上学先验地推测,也即是说所谓不被感知的“存在”只能是形而上的。因而,如果“存在”被界定为通俗意义上的(形而下的)“存在”的话,“存在即是被感知”不无道理!

3.社会发展中的主客体统一
在英语中唯物主义与实利主义、物质享乐主义是一个词,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唯物主义的一种极端表现。同样地,唯心主义走了极端也会表现出意志决定论等有害社会发展的趋势。在这里唯物主义并不显得高人一等:一般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并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多大影响而一旦走了极端,都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拌脚石。
或许对一位哲学家及有识之士、知识分子而言,不应该有唯心主义的念头,因为这不符合客观事实也影响科学研究;但是对于那些广大的无知的老百姓来说,彻底的唯物主义并不会带来好处——既然客观自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不会由于人的努力而变化;精神会同肉体一同死亡;没有天堂与地狱没有永生连宇宙都将毁灭……这一切或许不会影响哲学家的价值观,但对于一个淳朴无知的老百姓而言,这些极有可能让他失落生活的意义,迷失生命的寄托,从而追求“及时行乐”。雷锋同志算是高尚了,他把有限的生命寄托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上,但若是告诉他没有什么是无限的,宇宙时空都终将灭亡,他会怎么想呢?相反,一些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特别是宗教神学,反倒有助于老百姓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使可能是以带来不正确的世界观为前提。
这其实是科学发展所带来的一种后遗症——科学上的知识越多,越是会迷失人的本质。这也是发达的现代社会所独有的,人们普遍面临的“异化”问题的一种表现。当人们发现自已的劳动对象、实践对象已经自已自足而且有着一尘不变的规律时,他便渐渐失去了创造力和主体性,只好被迫地机械地工作,成为客体的奴隶。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也试图解决这些矛盾,但并没有引起重视,他们仍持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不肯放下彻底唯物主义的架子。而人本主义在解决这些问题上迈出了第一步。
当然,社会哲学中的主客体统一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符合社会的规律:固然,人的肉体与精神都是物质构成的,这是客观 的存在,但人的行为不可能用自然界的规律去描述,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是人,而不是客观的物质,因此在考查社会规律时,不能简单地用物质第一性来解释,更需要重视人的多元创造性。社会存在是社会的物质条件,社会意识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传统的唯物史观认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过分地抬高了物质的地位。社会意识虽然受制于社会的物质条件及“经济基础”,但是社会的物质条件与经济基础同样受到社会意识的制约,因为作为社会物质条件的存在必然是“人化”的,即是由人开掘或创造出来的,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因而社会意识的不同,社会存在也会随之改变。因而社会意识和和社会存在是相互制约的,而且其发展皆是渐进的。如果非得排出个主次先后,争出个“谁决定谁”的话,就像是要搞清“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既得不出结论,又没有意义。
综上,无论是讨论自然还是社会,主体与客体都应该是平等的,而“实践”将它们紧紧联系在一道。在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分不清(或者说不注重)唯物唯心的;而后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裂到它们的冲突、斗争给哲学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而现在,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这两大哲学阵营又将统一在一起,这是自然而然的。

《哲学大统一》之 结语——哲学的目的和归宿

EPR 发表于 2005-07-31 14:49:18

结语——哲学的目的和归宿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哲学究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学哲学而为什么有人研究哲学?在许多人眼里,哲学是一门枯燥乏味而又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科目,这与目前中国哲学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我所受到的哲学教育只是要求你死记硬背,到时候会套用原理就行了,这种形式化、教条化的教育方法使得一门最需要智慧和创造力的“智慧之学”变成了最不需要灵活思维和丰富想像的学科,丧失了哲学的本来面目。而且,哲学的政治化也是一大败笔,这使得成长时期的学生们在厌烦哲学的同时也对祖国的政治产生了逆反心理。
其实,在历史进程中,哲学是不可或缺的。前面说过,形而上学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现在进一步说:哲学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便是一种“催化”作用。在古代,哲学是无所不包的智慧之学,古代哲人对宇宙及人类社会的思考直接促进了人类自愚昧迈入文明。到了后来,随着学科的细化,哲学的作用被其它许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逐步取代,但这并没有改变哲学的本质——智慧之学,它只是退居二线,以推动科学与人文的发展来间接地推动人类的发展。哲学家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以使得其思维和洞见总能够超越常人一步,引领着历史的发展。
到了现在,似乎哲学有了重新越居第一线的势头,使哲学重获青春的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说得好:“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解释世界”是历来哲学家们的第一要务,但这并不足够,如果哲学不把目标定在改变世界上,仅仅停留在关于本原的争论上,那它必将日益脱离实际,远离民众,于是,马克思开创性地在传统学院式哲学模式中加入了“实践”,注入了革命的精神,使哲学重新登上时代的浪尖!其实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值得一提的是,对现存的批判还是社会哲学的核心,尤其是作为实践哲学。这里批判不是说对他人的,异已的东西狂轰滥炸,更重要的是自我批判!你听到一百句批评的话,哪怕其中九十九句是不客观的、片面的,只要有一句切中了你的要害而你接受了它并加以改进,就是一次自我超越;而你听到一百句赞扬的话,即使全都是客观的、公正的,也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帮助,只会令你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作为哲学,赞扬现存社会,为现存辩护没有任何好处,只有批判的哲学才是有意义的!社会哲学的任务在三个方面——分析过去、批判现存、展望未来。赞美现存社会是政治家或统治者的工作,政治家们当然要让所有人相信现存的制度是最佳的,这是他们必须做的,但是利用哲学作为意识形态来维护现存社会的手段是可耻的,社会哲学家的工作是批判现存!
我说的并不与序言矛盾:我曾说批判要把持一个度,这是针对他人的非正统的理论而言的,每一个理论都是有其合理性的,因此对于他人的理论,善于接受和统一比忙于批判要好许多;但对自己的理论,自己所处的社会而言,只有批判才会促进其发展、帮助其完善,过多的赞美只会成为绊脚石。而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把两者弄倒了!
那么,我所谓的“哲学大统一”又有什么作用呢?我已经提过,结果(大统一哲学)并不重要,关键的是过程(哲学大统一)。或许大统一哲学是乌托邦,但追求她的过程却会对人类产生巨大作用——就像物理学中的大统一理论,数学中的三大难题、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连续统假设等,虽然是难以达到的或者达到了也没什么用处的理论,但在人们试图攻破她们的奋斗过程中,人们创造和发现了许许多多有用的理论及思维方法。哲学大统一也是如此,在各种思想的融合中,各种理论的统一中,在思想的不断完善中,人们的思维会不断地创新和改革,人类的智慧在不断地超越,这就是哲学大统一的作用。
当然,大统一不是大杂烩,把各种理论简单叠加没有任何好处,大统一的前提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争论中融合;在批判中接受是哲学大统一的必要途径。事实上,哲学的大统一是循序渐进的波浪运动,哲学及许多学科的发展总是沿着统一、分化、再统一、再分化的进程向着最终的大统一迈进的——譬如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等等,都是在原本统一的情况下经历了分化,成了相对立的阵营,但它们正在并必将走向统一。每一次分化而统一过程都是哲学发展的一次升华。
假设真的有一天完成了真正的大统一哲学(这应该是不可能的),那时哲学将走向何处呢?我说过,垄断会造成自我封闭,阻碍发展和完善。的确,真正的大统一哲学已经不需要完善了,她已经完成了哲学的使命,即将走向衰亡了,这种衰亡是自然而然的,失去了作用的东西必将逐渐被淡忘,就像是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到了那时候国家将消失,阶级将被消灭,包括缔造共产主义的工人阶级,因为他们完成了使命,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意义。有人怀疑这种社会是否可能存在,其实这是不重要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与大统一哲学相似,会不会达到并不重要,关健在追求和奋斗的过程!

“大统一”非“大一统”也

EPR 发表于 2005-12-12 13:30:50

  高中里的第一篇哲学“论文”起名“哲学大统一”,有人偏要读作“哲学大一统”,其实意味是完全不同的。“大统一”取意“大统一理论”(统一场论、GUT),虽然偶尔也有人读成“大一统理论”,但绝大多数时候还是写做“大统一理论”,这是物理学的专有名词。
大统一理论就是要把强作用力与弱-电磁作用力相统一(电力和磁力早就统一了,电磁力与弱力的统一也已经被证实),如果是在爱因斯坦意义上讲的话,就是要把包括引力的四大基本力都统一起来,那是更困难的了,目前的弦、超弦、M理论等等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大统一理论是极难验证的,把引力接纳进来则更难实验(因为要求的能量太大),因此也是某种信念的东西——坚信“宇宙根本秩序是和谐而简单的的”,四大基本力的表现形式如此不同,比如弱核力只在微观尺度上的极短力程上负责弱衰变,电磁力则看起来截然不同,但它们已经被证明在本源上是统一的。那么,我们的各种哲学流派和主张、哲学与各种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表现形式也是如此的不同,观点和方法各异乃至冲突,然而我也相信这些在本源和归宿上也是统一的,我的“大统一”正是要探索这求同存异、殊途同归之道。
虽然中学时的文章现在读来确实幼稚,然而我说过,“大统一”那狂傲的精神和信仰仍是延续着。

大统一理论
grand unified theory

   统一描述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的规范理论。温伯格 – 萨拉姆的电弱统一理论取得成功,鼓舞物理学家探索将强作用、电磁作用和弱作用统一起来的新尝试。已经提出多种理论方案,其中以SU( 5 )模型最具有代表性,其基础是强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和电弱统一模型。按照这一模型,当粒子能量超过1015吉电子伏特(GeV)时,强作用、电磁作用和弱作用是统一的,有统一的耦合常数,夸克和轻子处于同等地位,传递相互作用的规范粒子共有24种。随着能量降低,对称性分阶段自发破缺。在第一阶段24种胶子中的12种获得质量,称为超重胶子,质量比质子重 1014倍。剩下的12种胶子第二阶段自发破缺,其中三种成为获得质量的W±和Z粒子,其余9种为光子和 8 种色胶子。大统一理论能够说明电弱统一理论不能说明的问题。存在超重胶子是大统一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会引起夸克和轻子之间的转化,导致重子数和轻子数不守恒,一个重要后果是质子可发生衰变,p→π0+e+,衰变寿命为 1031年 。实验测量的结果,质子寿命大于1032 年。大统一理论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金山大百科全书)

最新评论


chong
2005-12-13 12:22:02 [回复]
我就是"有人",哈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